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所谓父母与子女一场,最后就是:不必追。
小别离之后小欢喜,继而又小别离,无限循环中上演着一幕幕一场场分离与相聚。
四天的分离,我终于也慢慢地适应了孩子不在家的日子。之前在我耳边一直唠唠叨叨个没完,甚至有点聒噪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我莫名地变得有点怀念这种声音了;以前的早晨总是忙忙碌碌,闹钟响了之后还困得不行,但不得不起床去对付孩子了,结果现在在可以多睡一会的早晨,却总是醒在闹钟铃响之前了。
原来,这样的小别离,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我,都是双方之间的一种调整、适应、再调整,但总而言之,这样的调整,最终只会让双方都变得更好,带来小小的欢喜。
我早早地去了家长会现场,不为别的,只为了离孩子更近,虽然我当时也见不到他;而非常凑巧的是,当我坐进报告厅的那一刻,孩子也刚好发消息给我问我到了没有,我想这就是母子之间的一种心有灵犀吧,无形中的一种磁场,很神奇。时间的投入,爱的浇灌,才能培育出感情的花朵,结出温暖的果实。
返家休息只有短短一天,甚至还不到一天,男孩也能将这四天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分享给我听,房子里突然又充满了各种分贝的“妈妈”声,一下又变得热闹起来了。我希望男孩自我封闭的过程能慢点再慢点,虽然大一点起来,孩子总会有所保留地对别人分享了,这是自然规律,但还是希望我家男孩的这条路走慢些再慢些。
听到这些分享,看到老师传到的照片,以及亲眼见到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的场景,我觉得这样的小别离还是挺值得的。在别离中,学会了独处,学会了自己处理困难,学会了自己去判断该不该服药(军训期间有点轻微中暑与感冒,自己去泡了药,然后第二天就马上好了),学会了与老师与室友友好相处,太多的学会了,而这只有别离之后才会有平台去学习到。短短的四天就能迅速地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那么,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可塑性在等着被挖掘,而我要做的,只需去相信,去支持,去静待,去鼓励!
短暂地在家过了一晚,第二天早晨也不忍心去叫醒孩子,看他睡得实在太香了,家里的床毕竟要比寝室的硬床板好太多,环境也安静很多,但是九点半过了之后,他还是被我从熟睡梦中挖醒,还要去购买文具,去挑选老师布置的书籍,还要去外婆外公家看望,还有作业,还要掐着时间点返校。
时间好像已经不够用了,以后的每个周末,都会变得如此充实而忙碌,48小时内,也许要做更多的事情了。外婆左一个“瘦了”,右一个“黑了”,待了不到三小时,满满的不舍。可是,小别离总会在不经意间到来,只能期待下一次的一场小欢喜了。
送去学校的40多分钟,孩子不停地和我分析住校生与通校生之间的各自有利有弊点,我很庆幸他自己有了一丁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虽然在讲到通校生可以回家时,我从后视镜中看到了他眼神中流露与闪现出来的小小伤感,虽然只有一瞬间,但我能感受到。一路上我一直在肯定他的选择与坚强,勇敢地去面对人生中各种挑战,才能有机会去赢取以后更多更美好的精彩!
归整好寝室,目送孩子去教室的背影,小小的身影,期待爆发出大大的能量。而我在不停歇地返家路上,遭遇了大雨,风雨的洗礼,各自的别离,才能珍惜到来的欢喜。所谓的小别离一场,只为了迎接不久到来的小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