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母亲喜欢“絮叨”,今天说说“絮叨”的近义词“唠叨”,唠叨是女人的天性,如果一个家庭一个单位没有女人的唠叨就会失去很多意味,“唠叨”是人们之间的粘合剂,是人们心灵的安慰剂,也是人们修行过程的修正液。
我记得我奶奶曾经爱唠叨我爷爷,最爱唠叨他的地方就是他对孙辈们的“放纵”,这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孩子们能意识到别太过分,不然爷爷要被奶奶唠叨了。母亲也爱唠叨,母亲很能干,她的重点是总觉得孩子们达不到要求,尽管我们还是达不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由此练就了兄弟姐妹们的自立自强,但缺少了一些自信,生怕自己不够好。我上学的时候,记得大多数女老师都爱唠叨,但高中有一位叫王鸿雁的语文老师从不唠叨,我当时对她肃然起敬,她就是我女神,让我看到了女人的另一种性格。也暗暗把她当作自己的榜样。
唠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女人由于爱唠叨也经常成为被“讨厌”的对象,记得曾经有一个报道,在小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最讨厌的人是谁?”竟然有相当大比例的孩子回答是“妈妈”,就是因为大多数妈妈都爱唠叨。所以人们提出更高的标准“妈妈们要任劳任怨”,也就是女人要学会任劳任怨。
女人为什么爱唠叨?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台湾有一位科学家说女人一天需要说7000多个字才能满足生理需求,而男人只需要2000多个字。从日常生活角度分析,女人多关注日常杂事,吃喝拉撒,自然话就琐碎了许多。从性格角度分析,女人一般比较细致,自然说话也会倾向于细致。应该还有更多的理由,充分支撑女人的唠叨。设想一个家庭没有妈妈的唠叨声会是什么样?设想我们周围没有唠叨声会是什么样?
记得还是那个报道,对那批小学生进行另外一个调查:“你最喜欢的人是谁!”答案依然是“妈妈。”所以这些小学生们对自己的妈妈是又恨又爱,他们一方面讨厌妈妈唠叨,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妈妈的唠叨。所以,唠叨的另一个特性是有依赖性,如果听惯母亲早晨喊起床喊吃饭喊上学的唠叨,每天就觉得母亲不叫早就不想动,似乎母亲也能从中得到些许欣慰,那就是某种“重要性”。有段时间我喜欢读一本心理学书,就是为了听女作者的唠叨,隔几天会听一部分,听完觉得有一个心理支撑。所以唠叨就是人们在陷入一种情绪中或一种境地中的依赖。但是那个唠叨只有经历者们才有感觉,就犹如奶奶唠叨爷爷只有我们家的孙子辈才有感觉,隔壁是领会不到的。
唠叨是互利的,也是双向的。所以唠叨其实是双方认可的。比如别的女人跑家里来唠叨成吗?不成,因为“这个女人”不被认可。 一旦唠叨被认可,唠叨的内容和水平就不可小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导向作用。比如我们记住母亲的唠叨,那是因为过了多少年后我们发现母亲的唠叨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恩。说到感恩,感恩教育是中国教育中最近几年才比较重视起来的一个点,面对铺天盖地的“感恩”质疑,绝对不是就事说事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谈论“如何感恩”。西方人每天吃饭前、祈祷过程中等都要“感恩主赐予一切”,东方人感恩的对象是谁?不解决这个对象问题,今天有“王感恩”,明天就会有“李感恩”。
我这里又扯到感恩教育,有点我母亲唠叨的架势,跨度有点大了。我这唠叨了半天,现在考虑如何结尾。像我奶奶的唠叨没有“封嘴仪式”、我母亲的唠叨一直延续到今天。那么,今天我的唠叨就算未完待续吧,明天接着唠叨。因为,唠叨着的女人是可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