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如风往事》篇
漫谈上海方言之——第二次说这个“洋”字

漫谈上海方言之——第二次说这个“洋”字

作者: 杜老倌侠客居70后欢喜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3-07-14 08:44 被阅读0次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2014年01月31日星期五的晚上,我撰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漫谈上海方言之--第一次说这个“洋”字》(上海方言文章),等到第二天的晚上,我又把这篇文章给改写成为《讲讲上海方言之--第一趟谈迭个“洋”字(上海方言文章)》,这两篇文章里面所说的内容全都是和“洋”字有关系的各类方言闲话。

            像这种类型的文章,也是我初次把有关于上海方言俚语闲话,来作为我的写作题材哦!我但凡是撰写的、所有有关于沪语方言俚语类别的文章,基本上都会去撰写两遍的,等到第二遍撰写的时候,就会采用沪语版本的,不管文章撰写的是好是坏,我是敝帚自珍的。

            我在第一次撰写和“洋”字有关系的文章的时候,经过反复思考与考虑以后,自己总觉得撰写得不是最好,决定再去推倒重写。

            我又因为欢喜写作的缘故,还觉得既然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为什么不去采用自己家乡地区,即沪语方言俚语去写作啊?!在我看来,像这样的一种写作手法,好处则是多多的。第一就是:既可以拓展我写作方面的思路;第二就是:还可以增加我写作方面的题材;第三就是:可以表现人物方面的性格与个性;第四就是:方言是在汉语世界中则是独立于普通话之外的,能激发语言的活力……

            我去查阅过有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上海这座城市开埠于1843年的11月17日,它是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就在这一天正式开埠。从而造成像上海这座城市,既是属于一座五方杂处的城市,与此同时,它又是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因此说,它最易接受、吸收外来文化与多元文化,上海这座城市文化,也是属于兼容并蓄的,在过去的上海滩文化当中,上海人最欢喜说的词语是有很多的,在其中之一就是要数这个“洋”字。不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地前进加大以后,加之国家又要求每个省市统一去说普通话,所以有些上海闲话说的人就变得逐渐地在减少,甚至于不再去说。其中之一就是这个“洋”字,有可能在老一辈的上海人中,至少是爷爷辈的老上海人还会说说的,年轻人则不怎么会说的。

            为此,就让我举一些例子,以便能更好地说明这种情况。

            在过去的上海这座城市,如果说有一个大人,或者说一大群大人,看到在自己的不远处有一个小孩子,不管其本人是一个男孩子,还是其本人是一个女孩子,在长相方面就是属于好看、耐看与可爱类型的,不仅是如此哩,还要是拥有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双眼皮,整体看上去活脱脱就像一个外国小孩,上海人统统都欢喜叫做“洋囡囡”。

            在过去的上海滩上,从上海被开埠的那一刻开始起,有不少的外国人(洋人)来到上海,那些做各种大小生意的商贩们,最欢喜做的一件事情又会是什么呢?!那就是--去“斩人家葱头”,利用信息方面的不对称,客户对市场行情又不是太了解,打一个时间差与剪刀差,低价去吃进各类商品,再以高价翻倍去卖给客户。“斩人家葱头”这句话语的意思就是在说,对于那些不太领行情与市面的人,只要他或她来买各类商品,就可以去狠狠地敲对方一记竹杠、骗人家一点点钞票哦,拿低档物品高价售卖给对方。还有一句上海方言闲话叫:“伊拉是专门做‘斩洋葱头’个生意个!”这句话语的意思就是在说,各类商贩们在做生意的全过程当中,专门欢喜去敲那些外国佬的竹杠、骗外国佬手里面的钞票,只因为但凡是那些初到中国和上海滩上的外国人(佬),对于中国的各类情况、行情、市面以及各类人事物情都是不太清楚两眼一抹黑的,所以就很容易对这些人下手,走过路过自然是不肯去错过的,就要去狠狠地敲一记竹杠。不过,外国佬也不是傻子,也不太可能一直去上当受骗被敲竹杠的,时间一长久而久之,这些洋人门槛也是变得越来越精,对于中国的各类人事物情,以及各种行情,了解得十分清楚,这个时候再要想去狠狠地敲外国佬一记竹杠,骗骗洋人的钞票,大赚一笔的话,就不太会像过去那样的容易!

            我在上段文字中所说的“洋人”一词古已有之,并不是由近代或当代的国人发明出来的。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西汉时期,由于通过丝绸之路,国际的大门被打开来,在那时对外商贸逐渐兴起,有很多的外国人纷纷来中国做生意,这时出现“洋人”这个词语,至清代国门被迫被打开以后,从外国来中国的人,国人继续沿用这个词语。

            也就是从清朝末期国门被打开以后,从外国来到中国的人,国人尤其是上海人并非一律都叫做“洋人”哦,上海人也只有对日本人是区别对待的,和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在我们国家的东边,上海人对日本人有两种叫法,不是叫“东洋人”,就是叫“东洋鬼子”。

            处在计划经济年代里面的上海,使用“轨道煤气”或“液化气罐”的家庭,绝对是属于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哦,有可能只有一些居住在花园洋房里面的大户家庭才会去使用的。在那个时候,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来说吧,也只好去用“煤球炉子”,经济条件稍许好一点的家庭,会去使用“煤油炉子”,某些人数来得比较多的家庭,也同样会配备一只煤油炉子的,为的就是以防备不时之需去使用的。就在当时,普通家庭是不太可能去使用打火机的,生炉子所要去用到的物件就是“火柴”,上海人是有如下的两种叫法的,第一种叫法:不是被叫做“自来火”,第二种叫法:就是被叫做“洋火”。然而像“洋火”的使用频率,就要远远地比“自来火”来得多、来得频繁许多,之所以上海人欢喜把“火柴”叫做“洋火”,就是因为“洋火”是由外国人发明出来的,是外国人从外国引进到中国、引进到上海来的!

            在过去的上海滩上,最早也要从“中华民国”开始,一些混迹于江湖(职场)中的男性,或者在江湖(职场)中“讨生活”的男性,尽管绝大多数的人是一个很普通的职员,都需要准备好一两套较好的行头(服装)“洋装”,哪怕男性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至少要去准备好一套“洋装”,所谓的“洋装”其实就是“西装”。如果说,所穿的这件西装有明显凸出的破损处,又是很容易被大家去发觉,上海人最欢喜去述说这样的一句话语,说道:“迭个人真是一个洋装瘪三嘛!”还有的就是,上海人曾发明名叫“假领子”的服装,“假领子”又被叫做“节约领”,在过去上海滩上海人穿西装还有一个规定的,一定要去戴一条领带,要是穿西装的人是衬着假领子戴着领带,就算碰到天气比较炎热的日子,都不好把外套脱掉的,脱掉外套上海人就会说这样的话语,曰:“迭个人赤膊戴领带,真是一个洋装瘪三嘛!”……既会被大家看不起,还会被议论纷纷说三道四一番!

            在过去的上海滩,普通家庭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钞票的数量单位是不太欢喜去说“元”的,只欢喜去述说一个“块”字,不管去商店里面购买各类商品,还是去菜市场买菜肴问价格、讨价还价,说几元1斤,就算是还价成功,营业员也会在背后说道:“迭个人标标准准是一个洋盘,真是有眼阿乡兮兮(滴答)个,伊今朝仔肯定是从十六铺码头刚刚上唻!”……上海人还发明一个词语叫做“洋钿”,自从发明“洋钿”这个词语以后,在述说“块”的时候,后面一定会添加“洋钿”这个后缀词语,比如说:一块洋钿、五块洋钿、十块洋钿……就算是说到角分,在后面也同样是要去添加“洋钿”这个词语的。还比方说:五分洋钿一把葱,一角洋钿三块老姜……在过去的年代里面,从1955年到1987年之间,国家发行的各类钞票,最高票面金额也只有十元,自从诞生50元和100元面值的钞票以后,就不添加“洋钿”这个词语,因为要是去添加“洋钿”这个词语,用上海闲话朗读起来,就会显得不够流畅流利,所以就不会这样来使用的。尽管“洋钿”这个词语,现在使用的比较少,哪怕是正宗的上海人也不太去使用、去述说的,但是,偶尔听到有人还在述说,还是感觉到挺亲切的。

            正因为上海是最早开放、最早接受外来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城市之一,所以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何种类型的人,从事何种职业,既都比较欢喜和“洋”字有联系,还和“洋”字沾亲带故做亲眷。

            最后再让我举例,以便能更好地说明情况。譬如说:上海人欢喜把土豆或马铃薯就叫做“洋山芋”;充满空气或者某些其他气体的各类气球就叫做“洋泡泡”;就连说到“蜡烛”这个词语,也一样要在“蜡烛”的前面去添加这个“洋”字,就叫做“洋蜡烛”,还有一句上海俗语说得好:“侬迭个人真是一个洋蜡烛,勿点勿亮!”;清朝后期一直到解放初期,我们所使用的各种银圆,有的光绪元宝、袁大头、孙大头和“墨西哥鹰元”,上海人一律叫做“银洋钿”……

            实际上,在上海有关于“洋”字的词语与故事,还是有很多的,一时之间绝对是说不完的,等到以后再说,我会继续去撰写的!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范福生老上海风情画都来源于网络上,图文很有可能是不相匹配的。;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修改于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晚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上海方言之——第二次说这个“洋”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uv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