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学校的上、下课铃声都被设置成《防溺水六不准》的播放声,有些人认为这是“狼来了”的前奏,说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我无意反驳,在这里只想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释放多年堵在心里的遗憾。
在我的小村庄里,从我记事时起,就看到了村中有一个小池塘,用石头和水泥垒筑而成,相当牢固,常年那里细水长流,水经常是漫过池塘边上,有时候还会积上青苔,池塘的边上都是水泥板。
村里的人都是在那里洗衣服,说得准确一点,那个池塘其实就是村里人的洗衣池或者洗手池。它是村里妇女们的集中地,那时的我觉得它就是个快乐的源泉。
因为那口池塘里的水是活水,总是显得很清澈,从村头引来的溪水流经水泥渠道,缓缓地注入了这口小池塘,池塘的水满了就从出口处溢出,有时水量大来不及溢出,就从四周同时漫出,实在是好看得很。
溢出的水流到小池塘下方的另一口池塘,那里是个黄泥池塘,专供水牛们泡泥水,那时大人都说让牛洗澡好,尽管水牛们滚过一趟后全身都是泥巴。我就看不出满身黄泥的牛有什么好,那时真搞不懂大人的心思。
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在那里泡大的,有事没事总往那里跑。因为我会在那里用玉米杆或小树枝制作小水车,看着叶轮在流水中转啊转,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经常为自己找个借口,比如说“我要去洗衣服。”以绕过父母的盘问,而且经常是衣服没有洗好,反而是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我却乐此不疲。其实,我的童年也挺孤独,确实没有一个真正的同龄人。
时间就是在这样漫长的等待长大中度过。然而又是不知不觉中,我外出读书已近十年。有一次放假回到村中,突然发现小池塘不见了,只留下一些残缺的石块和水泥,周围已经长满了青草。
在家里,我问父母:“小池塘去哪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母亲常叹一声说:“哎,是队长把它捣破了,那里藏着他的一块心病呀。”
在我的追问下,母亲终于缓缓地向我说出了事实。
原来,队长曾经有一个女儿叫阿芳,她跟我同龄,并且同年同月出生,我是妹,只比她小十天,听说阿芳长得十分结实。
阿芳4岁那年,有一次她妈妈出工(那时候集体出工,如果哪个迟到是要扣工分的,工分意味着口粮),阿芳闹着要去跟妈妈,她妈妈急了,只是回头说一声“回去找奶奶。”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当时那妈妈心也太急了。
谁知临到收工时,有人匆匆忙忙去喊大伙回家,说阿芳出事了。
阿芳是溺死在那个小池塘里。至于到底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谁也搞不清楚。
我的母亲说:“那时候,阿芳的奶奶应该是在家里的,不知为何,她竟然不出门找孙女,也真是心太大了。”
就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没有了。原来我唯一的同龄人就这样没了,实在是一件痛心的事。
我奇怪地问母亲:“以前的那些年,他怎么就不捣掉池塘呢?为什么要等到现在呢?”
“那些年,那口池塘对大伙太重要了,没它不行啊。现在人们都可以不用到那里去洗衣服了,自来水到家,每个人家都可以在自家里洗衣服就行,小池塘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原来如此,我不知道那里竟然藏着那么一个忧伤的故事。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队长的老婆每次要见到我总是绕开。
我的母亲说:“她看到你就会想起伤心事嘛,可以理解,多年以后就会好了。”
现在我已步入中年,不知阿芳的父母可好?说实话,知道这件事后,我也是尽可能回避他们,就当是一种慰藉吧。
生命是脆弱的,大家理当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