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心即是佛

我心即是佛

作者: 一笑一尘缘2019 | 来源:发表于2024-07-25 21:34 被阅读0次

    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林平的年轻人。林平性格急躁,总是为了一些琐事而烦恼不已。

    有一天,林平在镇上的寺庙中偶然听到一位高僧讲道:“我心即是佛,佛在心中莫远求。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不明白这简单的话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回到家中,林平依旧被日常的烦恼所困扰。邻居家的鸡跑到了他家的院子里,把刚种的菜弄得乱七八糟,林平顿时火冒三丈,与邻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事后,他冷静下来,想起高僧所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冲动。

    又有一次,林平在工作中遭遇了同事的算计,原本属于他的功劳被同事抢走。他气得想要去上司那里告状,可就在即将迈出那一步时,“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在他脑海中浮现。他忍住了冲动,选择以平和的心态继续努力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平不断地在生活的点滴中尝试理解这些话语。当他看到街边的乞丐,心中不再是嫌弃,而是想起“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生出了怜悯,拿出身上的零钱给予帮助;当朋友向他求助时,他不再敷衍推脱,而是真心实意地伸出援手,因为他深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渐渐地,林平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平静,不再轻易被外界的琐事所激怒,看待事物也更加宽容和豁达。他终于明白,“我心即是佛”并非是要去追求某种超凡的境界,而是在每一个平凡的瞬间,保持善良、宽容和慈悲的心。

    当林平再次踏入寺庙时,他的脸上洋溢着平和与从容。他明白了,佛不在遥远的庙宇中,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只要心中有佛,便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安宁与幸福。

相关文章

  • 节选《达摩大师血脉论》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

  • 佛如我心

    菩提本无树,佛居我心中。 我心即是佛,佛即是我心 人人皆菩萨,事事都顺心

  •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法融平日与虎狼为侣,以猛兽为友,所以他的草庵前虎踞狼奔,很是吓人。四祖故作恐怖状,受了惊吓似地举起双手。法融心里大...

  • 命运即事,事即命运

    命运即事,事即命运。 类似的说法有: 佛曰,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陆象山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王阳明说...

  • 达摩祖师妙语

    达摩祖师妙语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

  • 佛教字联

    【】三心不得,我即是佛;一意犹存,佛即是我。 【】无我、无人、无众生,即是无相;昨日、今日、明日,实乃烦恼。 【】...

  • 抖机灵的机锋

    禅宗主张: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叫“即心即佛”。也就是要发现自我,找回自我。 但要做到这点,就必...

  • 心即是佛

    五老峰下一古刹,闹市一隅一普陀。晨光曦微中,南普陀寺依山面海,肃穆轩昂。 晨风吹起,菩提树枝叶婆娑...

  • 心即是佛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

  • 心即是佛

    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 所以,做人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心即是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ym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