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一一二:《论语》还可以这样读

《传习录》一一二:《论语》还可以这样读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10-21 07:24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一一二:《论语》还可以这样读

国英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功夫?”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此恐未尽。”

陈国英问:“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虽然真切,但恐怕这是他还没听闻‘吾道一以贯之’时的学问境界。”

阳明先生说:“以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是孔子看到曾子用功而没有抓住用功的要领,才教导他的。学者如果真能在忠恕上用功,岂不就是做到了‘一以贯之’吗?一个基本的思想就像是树的根,贯彻始终就像是树通体的枝叶。没有对树根的种养,枝叶从哪里来呢?根本和作用出自同一源头,根本还没有确立,作用怎么能发挥显现呢?朱熹所谓‘曾子在作用发挥方面,已经可以根据具体事物明觉精察、竭力而行,只是他还没能明白那一个作为根本的贯彻始终的思想’,这话恐怕还没有说完全。”

这里出现的“国英”,姓陈,名桀,字国英,福建莆田人,是王阳明的学生。文中出现的“三省”和“一贯”均语出《论语》。

《论语·学而》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作为孔子著名的学生,在编纂《论语》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甚至在此后的圣学传承上,都起着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这段“曾子曰”收入《论语》首篇,言外之意是要入夫子为学之道,可以先由曾子、有子、子夏等几位学优生的门径而入。正因为如此,曾子的“三省”功夫,才广传天下。

《论语·里仁》第十五章中记载孔子为曾参开小灶的细节——“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及“一贯”时,教学已经进入心法层面。“吾道一以贯之”出乎孔子之口,入乎在场诸弟子之耳,然而只应乎曾参一人之心。这个心法的妙用,在场诸弟子是通过曾参的“忠恕而已矣”见其万一的。可见,曾子在当时在场诸弟子中的地位,乃至于在此后传承圣学时发挥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容小觑的。

孔子在《易经·系辞上》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隐隐然告诉后人,读书是有方法的。《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如果勉强概括一下的话,无非“阴阳之道”。既然是“阴阳之道”,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任何试图将其支离破碎化的读法,都是欠妥的。一方面,要把《论语》当作一个阴阳整体来品读;另一方面,读到某一段具体的话时,要体会其“阴阳”,并努力找到与之相对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参详、体悟。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赵普就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众人心目中的半部《论语》,在赵普心目中大概便是“一阴一阳”的意味。

再进一步推敲,孔子讲“一贯”时,曾参为什么要解读为“忠恕”呢?师徒二人的这一心照不宣,颇有点“道生一,一生二”的意味。一个根本生出阴阳两端——这个“忠恕”同“一贯”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要理解其中的玄机,首先要回到孔子所处时代的背景。孔子所处的春秋,周的礼乐文章正在逐渐崩塌,强弱对立、众寡对立是当时的气象。如何在这种种的二元对立中,找到一个可以使之统一起来的根本立场呢?孔子后来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在试图把人、我融为一个整体。包括作为末篇的《论语·尧曰》中商汤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武王的“百姓有罪,在予一人”,都隐隐然为后人创造了一个可以统整天地万物的“一贯”根本。

曾参体察老师所言,认为这个根本便是“忠恕”,认为“忠恕之道”可以将行将分崩离析的“天下”连缀在一起,成为一个“一贯”的根本。

细体佛家讲的“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闻”,实在就是在讲孔子师徒的。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之中国,谁能说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一贯”脱得了干系呢?

相关文章

  • 论语简读(一一二)

    19.19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孟氏任命阳肤做法...

  •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明朝王阳明的《传习录》,感觉博大精深,既有《论语》的主要内容,又有很大的飞跃...

  • 读书至乐 - 草稿

    钱穆先生推荐读七本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这其中,《论语》《老子》...

  • 品读《传习录》02

    品读《传习录》02 好书如佳肴,须细嚼慢咽,方得其味。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就不失为这样的书。 今天读了仅读几页,还...

  • 勤为径

    本来以为苦读传习录就可以了,后来发现要想读的透彻,还要去读大学,还的读佛学,道学,我去,现在的阅读时间远远不够啊,...

  • 曾国藩:想屌丝逆袭?!绝望时你试过跳水么?

    最近刷了王阳明《传习录》,毕竟是圣贤大儒,和弟子们探讨格物致良知,还真有点《论语》的意思。早些年,还曾认真读过曾国...

  • 夭寿不二 修身以俟

    时刻修养身性,等待天命。今天读传习录6 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感觉在反复说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孔子...

  • 王阳明之“知行合一”

    想了解心学,须要读《传习录》。 01 想了解王阳明心学,须要读《传习录》,且要读多遍。 有人讲,《传习录》不过是白...

  • 《传习录》作业第一天---敬敷五教

    早就要拜读传习录,师父也经常谈到传习录,首先看看《传习录》名字得到由来。《论语·学而》: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 何何读论语——文章目录

    何何读论语 001 何何读论语 002 何何读论语 003 何何读论语 004 何何读论语 005 何何读论语 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一一二:《论语》还可以这样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ak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