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医

作者: 民间小故事汇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21:28 被阅读0次

    清末年初,融城望河街上有间小小的中医诊堂,坐堂大夫是位盲人,叫李进光。进光的父亲是融城小有名气的中医。进光小时候就随父亲学医,他虽双目失明,却十分聪慧,每次遇到熟悉的病人,父亲就让他先试诊。每当小进光有模有样地端坐着把脉时,病人就会呵呵地笑问:“进光,说说看,我得了什么病?”

  

  几年后,一些老主顾进诊堂门就先喊:“进光,来帮我把把脉。”进光就摸索着坐上父亲那张老旧的圈椅,拉过病人的手,手指按在脉上,沉思一会儿,再询问几句,便说道:“开两服药试试。”然后进光霍地起身,摸到药柜前,摊开几张粗纸,“啪啪”拉开几个小药箱,左右开弓,犹如厨师配菜一般,再用紗线迅速捆好药材,说声“好了”就将药一包包地投到病人的怀里。那熟练的样子,根本不像是个盲人。渐渐地,融城人都知道,望河街上有个年轻的盲人大夫。

  

  这年初冬,进光年过古稀的父亲突发急症,不几日就去世了。进光开始独自操持诊堂。没了父亲的名声,光顾的病人明显少了,来的也多是熟悉的穷街坊。好在进光尚未娶亲,只需赡养老母,日子勉强还过得去。

  

  一天黄昏,进光正要关门,忽听得门外传来急促的叫声:“进光兄弟,等一等!”说话间,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妇走进了诊堂。

  

  “噢,是六哥啊,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进光听出是干苦力为生的张老六的声音,于是问道。

  

  张老六搓着手说:“我没病,是你嫂子又怀上了。”

  

  “恭喜恭喜!”进光连忙抱拳作揖。

  

  张老六喘着粗气说:“喜什么,愁死人了,娃儿都快凑成一桌了,再生可怎么养啊?”

  

  “都怪你!”张老六的媳妇双目瞪着张老六。

  

  进光问道:“那你们打算怎么办?”

  

  “打掉算了,嫁给他之后,我的肚子就没空过。”张老六的媳妇带着淡淡的哀怨说。

  

  进光一愣,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没有这样的方子。”

  

  “兄弟,别瞒哥了,我娘告诉我的,你有这样的方子。算我求你了,我们实在养不起啊。”张老六说道。

        “我……这……”进光显得十分为难。

  

  “唉,算了,回家。”张老六见进光为难的样子,只好扶着媳妇出门,边走边说,“生下来,要是养不起就丢了吧。”

  

  进光打了个寒战,张老六是个粗人,靠干苦力勉强糊口,他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再生下来肯定养不起,最后只能丢了。想到这儿,进光不禁叹道:“这样吧,我先给嫂子把把脉。唉,罪过啊!”

  

  张老六赶紧扶着媳妇坐下。过了一会儿,进光叹道:“幸好胎儿尚未成型,一服药就可以解决。”说完,进光就起身去抓药。

盲医

      “太感谢你了!”张老六忙把几块碎银塞到进光的手中。“不,这钱我不能要。”进光面露难色,递给张老六一包药粉,“让嫂子用温水送服,每日一勺,连服七日,以后再想生都难了。”

  

  “此事不要对人说起,”进光叮嘱道,“家中老父在世时,要是用这滑胎和绝育的方子,我家也不至于如此清贫。但这两个方子有悖天理,家父告诫我要慎用,若不是看到你们已有几个孩子,我今日是不会破例的。”

  

  但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就有传闻:望河街上那个盲人大夫有滑胎和绝育的秘方。一时间,求方之人趋之若鹜,冷清的诊堂热闹了起来。但进光总以道听途说不可信为由予以拒绝。

  

  这日,诊堂来了一个五十多岁、涂脂抹粉、忸怩作态的胖女人。

  

  “谁啊?”进光用手掩鼻,皱眉问道。

  

  “哟,连我也不认识?我是王夫人呀。”王夫人笑道。

  

  “王夫人,你哪儿不舒服?”王夫人是王大户的正室,听说王大户最近新讨了好几房小妾,进光不知王夫人来此有何用意。

  

  “听说你有那种秘方,我家当家的新娶了几个小媳妇,你把秘方给我,价钱好商量。”说着,王夫人从兜里掏出好几锭银子。

  

  进光愣了一下,笑着说:“王夫人,你是听谁说的?我哪有这种方子?”

  

  “哼,没人说?要是没人说,老娘也没有闲工夫到你这儿串门。”王夫人冷笑道,“这是五十两银子,要是还不够,我再加五十两!”

  

  进光吓了一跳,将银子往前一推,回绝道:“没有!”

  

  “都说你难求,果然不假。”王夫人打量了一下昏暗破旧的诊堂,声音又高又尖地说,“兄弟,你都快四十了吧?还未娶亲呢?唉,你又穷又瞎的,谁愿意嫁给你?这样吧,我认识的姑娘多,长得又漂亮,只要你肯给我那药方,我就给你一百两银子再搭个姑娘,怎么样?”

  

  “你走吧。”进光冷冷地说。

  

  “真不识抬举!”王夫人撇撇嘴,手指差点顶到进光的脑门上,然后她收好银子,扭着肥硕的屁股走了。

  

  进光猛地起身,抓起一旁的拐杖,往地上一顿,大声喝道:“滚!”而后拿起一把蒲扇,呼呼地猛扇,想把王夫人留在屋里的污浊味也扇出门去。他的眼虽盲,却心如明镜。

  

  后来,有一个贫苦人家的善良姑娘仰慕进光的为人,嫁给了他。二人婚后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进光还是像原来一样行医济世,不以秘方谋生,虽然生活过得清贫,一家人却其乐融融。

盲医(原文链接)

相关文章

  • 医盲

    最近带女儿去医院拍了个片,医生看了片,第一句就说,动手术吧…… 虽然,我之前已经通过朋友、百度,大致预想到了这个结...

  • 医盲

    中国缺乏医疗常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想谈谈最基本的几个医疗常识。 常识一:绝大多数疾病无法治愈 很多人一直都认...

  • 盲医

    三月江南的小镇上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杜仲在屋檐下等着雨,雨落在青石板上带来潮湿的气息。杜仲想,这有点像萱...

  • 盲医

    清末年初,融城望河街上有间小小的中医诊堂,坐堂大夫是位盲人,叫李进光。进光的父亲是融城小有名气的中医。进光小...

  • 盲医

    昨日下班前 算是借故辞退了一个员工 第一次做这样的事 恰好下午因巨雷停电 所以两小时的谈话里 我们都没有看清对方的...

  • 日更 375天 成长日记-疑病症&医盲

    成长日记-疑病症&医盲 大家好,我是指北针。 今天文章的主题,疑病症&医盲 成长日记,今天由读书笔记、运动、小改变...

  • 横批 看病

    上联:文盲不可怕 下联:医盲最尴尬 注:不看还害怕

  • 医盲多可怕

    医盲指的是没有医学健康知识,却又盲目自信的人。这群人一到医院,不遵医嘱,没有医学知识,却自以为是,坚持自己的错误想...

  • 古风     咏情人节

    《咏情人节》 温志龄 良囚睿智医超群,复明盲媛赢芳心。 旧...

  • 本人简历

    张红亮,字易博,自己从小受祖辈盲派影响研究周易和医学中医,俗话说得好易医不分家,先易后医,并研究易医长达24年之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盲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cx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