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家孩子老是不肯吃饭,就喜欢吃零食,愁死了我。”
答:除去有病理性疾病的孩子真的不喜欢吃饭,否则,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越干涉,孩子问题越大。孩子说不饿就不饿,因为,吃饭是人的本能,而吃饭的前提是感觉饿以及有食物。对孩子来说,他知道自己饿不饿,当他饿了,他自然会主动寻找食物,那时只要让他知道如何获取食物或替他准备好食物就可以了。但是,大多数大人喜欢以“我认为他很饿”“我认为他还没吃饱”这些自认为的想法去逼孩子吃饭。你想,如果你很饱的时候还要被逼着吃饭是什么感觉?连吃饭这种本能的事情都要被逼迫,这是多么难过的事情。又因为孩子不愿意在规定的时间吃饭,所以家长总是担心孩子饿着,就会买些零食给孩子填饱肚子,于是乎,一到饭点,孩子就饱了。这也就形成了孩子不吃饭只喜欢吃零食这样的问题,这是个恶性循环。如要解决,需从父母做起:
1.忽视他是否吃饭这个问题,不能让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他是否吃饭这件事上。变成家里人的关注重点,孩子当然会崩溃。要相信他有自我感知能力,等他饿了自然就会主动去寻找吃的,大不了饿他一下。
2.营造良好的吃饭环境,如果全家人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他会慢慢地模仿大人吃饭的样子,也会吃得很香。
3.多尝试不同的菜谱,尽量考虑孩子的口味,多做些他喜欢吃的菜。注意搭配,至少可以看起来很有食欲。毕竟,自己都难以吞咽的饭菜,小孩又怎么会吃得香呢?
4.尽量不在饭前一小时内让孩子吃零食,不能让他形成饿了可以吃零食的认知,有了替代品估计就更难爱上吃饭这件事了。
2.“我家孩子注意力老是不集中,总是吃饭看电视,说也说不听,怎么办?”(她公公喜欢一吃饭就开电视)
答:首先,如果你所定义的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单纯从吃饭看电视这件事来看,那么中国应该有绝大多数的人都属于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而你及其家人又能否真正做到吃饭不看电视呢?这个问题是由环境所造成。如果想改变,应该同你公公开一次家庭会议,看能否商量为了孩子,今后吃饭不再开电视,这样问题才能逐渐解决。毕竟,连一个大人都很难真正做到吃饭开着电视却不去看吧?
3.“我家孩子总是发脾气,管都管不听。”
答:首先,你说你家孩子总是发脾气,那么,在你看来什么样的行为是属于发脾气呢?这个需要具体化说明,毕竟每个人对发脾气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或许,你所理解的发脾气只是他正常的一个情绪反应而已,只是因为你把它的行为放大了。如果他真的是非正常行为的发脾气,已经影响到他人了,那么需要进一步了解他在什么时候会发脾气?每天大概会有多少次?只有搞清楚他发脾气的背后原因之后才能对症下药。比如,有些孩子是因为只有通过发脾气可以在父母身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行为是由父母强化而形成的,也要父母去改变。视具体情况而变。
生活中的父母,总是会抱怨孩子的各种问题,怎么办?行为矫正技术这门课或许能帮到你!陶老师的精彩课堂,绝对值得你用心做笔记。第一课随堂笔记开始写起。☞
上课前,陶老师总很喜欢以风趣幽默的问题做导入,很快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买东西为什么要花钱?”
☞“为了让人们的行为有所克制。”
“人为什么要吃饭?”
☞“这是人的本能,饿了就要找吃的。”
对于行为矫正方面,需要有记录的意识,并进行数据分析,看看干预前后的行为次数是否有所改变。作为家长,要记录孩子什么情形会出现该问题,每天出现的次数是多少?总之,用数据说话!
如何培养孩子浇花的行为?
☞可制定一张记录表,孩子浇花后便打勾打卡,家长看见后给予小红花作为反馈,当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受到关注和鼓励时,便会慢慢坚持形成习惯。
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才能塑造一个健康的孩子。对于人的教育,光靠用嘴是不行的,因为爱不是控制,也不是提醒。
当你看到孩子写作业总是写写停停的时候,你可以变着法子跟孩子边写边玩游戏,培养他的积极性和动力,而不是简单地呵斥。
比如,孩子要写一页的数字6很不耐烦的时候。陶老师想,如果是大人来写,应该也会有情绪。长期下去,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于是,他算了一下,写一行大概1.5分钟,于是跟她说,看看你2分钟内能不能写完这一行字?孩子当然可以写完,于是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写完后探讨你觉得其中哪个6写得最好?规定写完一半就休息一会,这样一个枯燥无味的作业就可以变得有趣。
时刻动脑,更有创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