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读罢心无绊

作者: ff3e335639ad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13:09 被阅读0次

        昨天有一位网友说:“石老师,读您的作品可以令人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开玩笑似的回复道:“没想到我的文章还有镇静的药用价值。”但自己还是回味了一下他的话,我的文字真的如其所讲有那样的“功效”吗?

      大概是源于我很少有过激言论吧。我写的东西比较宽泛,读书时的感悟、遇到的热点事件、看到的秀美风景、朋友推荐的话题等等,都可以成为下笔的由头,在成文时,我会尽量置身事外,极力站得高一点,从而能客观地做出评判,也就无需慷慨激扬,只要平静地陈述个人的观点就可以了,形成的文字自然会显得平和不尖锐。

      有理不在声高,而理出自深刻的剖析。文章的魂是作者的见解,在每篇文章构思时,我会先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遴选出有价值的观念,寻找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见地,将它们注入自己的心池,进行发酵分解,最后酿制出散发着独特味道的头曲,甘冽中透着浓郁的酒香,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读后有所斩获。

        独到的见地并非闭门造车随便臆想,而是要用自己的阅历将千头万绪的信息过滤,似能祛除泥沙杂质的净水器,作者走过的沧桑历程便是那滤芯。我的人生履历虽算是一帆风顺,可内心能敏锐地感触周边大大小小的事件,使它们激荡起波澜壮阔的思想浪潮,拍打出晶莹剔透的浪花。构建起思维大厦的钢筋便是学识,只有海纳百川般的不断积累,才会厚积而薄发。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圣人的话揭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学识再渊博,如果没有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只是一部复读机罢了,而托着下巴一味空想也便成了痴人说梦。不断地在学习中像老牛反刍般思考,就能把接触到的知识消化为强身健体的能量,不停地吸纳新鲜事物,即可避免头脑僵化思想落伍。

        学中思、思里学的结果便是耳清目明,纷繁复杂的事物就会如过眼云烟般,不会让人大惊小怪了,熙来攘往的利益博弈变作小孩过家家似的可笑,没了博人眼球的诉求,没了飞黄腾达的渴盼,内心充盈着的只是风轻云淡的宁静。千帆过尽波不兴,万卷读罢心无绊,淡然便会油然而生,恰似在烈日里打开了一柄遮阳伞。或许不是我的文章安抚了网友的燥热,而是他渴望避暑的愿望正好遇到了我撑出的一片荫凉吧。

本文来源简书作者:石岩磊简书

己经作者授权转载

相关文章

  • 万卷读罢心无绊

    昨天有一位网友说:“石老师,读您的作品可以令人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开玩笑似的回复道:“没想到我的文章还有...

  • 石岩磊/万卷读罢心无绊

    万卷读罢心无绊 文/石岩磊 昨天有一位网友说:“石老师,读您的作品可以令人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开玩笑似的...

  • 心静风摇铃, 神明檀香薰。 无念心无绊, 放下身自轻。

  • 笔墨情缘

    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 读书万卷, 神交古人。

  • 2017-08-23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 2020-06-16

    左宗棠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万卷书,神交古人。 读完《曾国潘》,读左宗棠产生浓厚的兴趣。 曾国潘称,要属人才,...

  • 左公柳

    一导入:课件出示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生读,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用来言志的对...

  • 判案偶题

    凭心办案无愧天, 事无不可对人言。 若把诚心当奸诈, 我自无辩任绊牵。

  • 红楼遗梦 生而为人,叹匆匆;情由何起,心茫茫。读罢《...

  • 休息时间

    一直想写点东西,心无静,又无时间。罢,应付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卷读罢心无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mp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