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书架带来了什么故事

作者: 紫柴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7:41 被阅读27次

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多读书究竟能干嘛,我怀疑自己是个书呆子,理论懒于去联系实际。

因为半个月近来上火,我打了两个月的耳洞第三次发炎,于是我专门坐地铁去店里看看,很顺利的解决了。而这一路上,我其实下错了两次地铁站,回来还弄丢了新帽子,商场里原路找了两遍,无果,然后就是兜了几圈从室外到室内,从高层到负二层,最终才找到地铁口。

回来我走了一路,我不停在告诉自己看开点,下次谨慎点咯。我在想着最近看的书,想从书里找到解决自己如此浮躁心情的办法,但是没有。我只是想起了书里那些人,一个个活得都很无奈,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解决,有些发生了的错失就是无可奈何,只能承受。读来的书根本没有什么答案,它只是让人看清点,在生活面前,少一些挣扎,走得会安详点。

就在昨天,我因为跟驾校沟通无果,感到烦恼失落。一烦恼的时候就会想为什么生活这么难呢?为什么社会那么险?为什么是我?我昨天中午在吃饭的时候,很不幸的遇上了店里后厨之间因矛盾大声吵嚷,回家途中做了电瓶车,又听到司机跟旁边的大叔大妈激烈讨论这周围哪户人家装修没关门,别人家孩子进去玩发生意外的事情……可是这些都与我无关。他们似乎在告诉我生活有多烦恼,每一个角落都有阴影的一面。悲伤那么大,但与他人无关,只能自己去接受,就像那石头落入了大海,几乎听不到声音。我们能怎样?多读书,看开点。

今年三月份到现在十一月底,陆陆续续读了一些书,主要是小说、散文、随笔之类。有些笔记因为阅读器的原因已经丢失了,有些看完没有及时写下感想,印象也有些模糊,粗略整理一下!


《皮囊》——蔡崇明

这是这几天看的书,2014年的一本畅销书了。这本书一开始有让人很想读完的冲动,不过到后面就有些不想读了。总体而言,我觉得内容很真实、其心理、思想让人感觉是个确确实实经历了那些风雨的人,能引起一些情感共鸣。

生就这一副皮囊,既要来受尽历练,承满伤痛,又要去洗涤铅华,找寻真我。既要受这皮囊的生老病苦,又要享受这体肉的无限美好,生活这一条道路便由此繁花似锦也浑浊不堪。看了一路的风景,究竟看见了什么,遗落了什么,要留住些什么,这些我们必须做出回答的,在这一生中都在不停地循环往复地追问着我们。

PS:以一个喜欢乱写文字的自我的角度揣测一番。关于本书中后部分,作者对几个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玩伴的人生命运的写法被许多读友批评,确实是过于站在高人一等的视角。但从另一方面理解作者的选材,农村里的孩子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心理与三观,较于纯粹、坚持与单一,那些有想法的人在真正独立面对世界、摸索世界时往往产生两极性,要么像作者这类,要么就像文章中的一类。倘若选材只是普通的一员,延续着父辈的生活发展,从始至终没有过多自我反抗与想法那一种,那写来又将索然无味了。


《张抗抗随笔》——张抗抗

高中时期偶然接触到张抗抗的文章,十分喜欢,但是没有完整阅读过。这一本随笔记录了她的工作生活、家人、朋友等,很细腻,有趣到让人心里也甜甜的,也有发人深省的部分,喜欢她的文字,值得反复回味。四月份看的,当时的读书笔记:

从一开始的写生活,感到很甜很温暖,生活不止锅碗瓢盆,还有很多给人温暖给人能量的地方。

后来看人生,觉得他们这一代人太辛苦了,经历了太多的是是非非,我不了解也不可能有机会接触,但是从文字里却感觉十分心疼。每个人的人生不长,但却都很不好走,很多的美好都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承受啊。

接着说女性,除了天性使然的爱与社会因素的为家庭奉献以外,她让我更明确了女性对世界的更广阔的爱,是生活,是社会,是情感……把自己放在另一个位置看世界,原来天更是开阔无比。

另一点是关于朋友,这一块总觉得自己做不好,好像真正的朋友的并没有几个,可能也跟自己的一些偏见敏感有关系吧,总是把别人推远了去……

最后作为一个学景观的人来说,跟作者相比我实在太没有资格说自己是专业的了,连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都没有用心的倾听它们的故事,何谈中华大地遍地的景观与文化与历史?何谈传承与创新?何谈以人为本?那一个日本的莺歌地板被作者看得如此透彻,我深感愧疚。


《性情张抗抗》——张抗抗

这一本是一些精选的短篇、中篇小说合集。写到钟点工来弟,乡里人进城打工,为了一大家子的生存各种精明计算与不易;写去维多利亚见故人,物是人非事事休;写革命、阶级,写那些人性中残忍又黑暗的部分,而今却不允许被提起,从整个历史中要被抹掉的那些事。把现实解剖出来,黑得看不出血色。


《文化苦旅》——余秋雨

这本书看得是比较认真了。有时欣喜有时痛恨,有时感怀有时心疼。看第一篇莫高窟的道士就足以让人愤怒!历史、文化、文物、城市、命运……谁都一样,在浮沉中起起落落,幸运的时候得以留存,不幸的时候也不过化成青烟。唯一不断留存与进步的只有记忆与文化灵魂,但这也就是情感的寄托。

读《信客》: 一个好人做了一件错事便被当成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一个混球做了上百件坏事,但一决定改过自新,人们就当他本质善良。究竟怎样的人才可以善始善终,世俗的眼光实在毒辣。

读《青云谱随想》:寻找文化的最本源,却总遇上现代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具象的物质被保留下来了,抽象的精神世界却杳无踪影,是要耗尽怎样的心力踏上怎样的旅途才能再觅得,这便是无法避免的一段苦旅。 


《寻觅中华》——余秋雨

从黄帝时期的传说猜想到唐宋诗词,从西天梵音来到东方,惊奇的历史发展,充满东方神秘力量。(不过文中出现少许历史错误)


《千年一叹》——余秋雨

是上世纪末,1999年,作者与凤凰卫视一起做的的一档探寻世界文化脉络的节目,每天从没的行程、记录,还要及时反馈回国内,及时进行报道,期间穿越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等恐怖活动地带。面对埃及、印度古文明的丢失与衰落,人类祖先的智慧的遗失,反观中国文化的流传,反思文化与传统的保护……(我真是讨厌魅族读书弄丢了我的笔记。。。)

另一本书《行者无疆》,写的是欧洲的历史,罗马、凯撒、教皇、北欧、牛津……这本书还没看。


《张爱玲:最是清醒落寞人》——牧来

一个关于张爱玲的他传,我不了解张爱玲,也不知道作者笔下的张爱玲是否记叙妥帖,但是作者笔下的张爱玲是让人心疼的,像蒲桃开的花,阳光下雪白耀眼,阴云里增添忧思,风雨里最为惨淡。


《林家铺子》——茅盾

总共四篇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以及《春蚕》、《秋收》、《残冬》为一个农村三部曲,老作家笔下人物真是了得。不了解背景看会有些看不懂——关于30年代的农村革命发展,老一辈诚实勤奋却无法改变厄运,以及青年一代的反抗与觉醒。


《赴宴之前》、《面纱》、《叶之震颤》、《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毛姆

这几本都是收纳了许多精彩中短篇小说,包括《赴宴之前》、《红毛》(有翻译是阿赤)、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吞食魔果的人等,不过几本书之间部分文章有重复。

毛姆的作品充满讽刺与幽默,情节是引人入胜的,但你不到最后一刻往往猜不到结局。另外,有些地方的隐喻比较深厚,读完有种我懂了,但好像还是不懂的状态,好几篇读完之后都得借助其他人的理解来体会。


《女人的手》、《无影灯》——渡边淳一

关于这两本小说集,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里面的一篇《泪壶》,女人的骨灰制成的壶,温润得像肌肤,陪伴他的丈夫。后来丈夫交往的女子都不停的发生意外……是个诡异的故事。当然我对作者的文章没有什么兴趣,也就没有更多阅读体会了。

相关文章

  • 2018年的书架带来了什么故事

    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多读书究竟能干嘛,我怀疑自己是个书呆子,理论懒于去联系实际。 因为半个月近来上火,我打了两个月的...

  • 简年10:我家那个箱子搭成的书架(藏书篇)

    为什么不算书架,为什么说成不算书架的书架?不是很拗口吗? 原本的标题是:我家那个不算书架的书架。所以…… 晤……一...

  • 《撒哈拉的故事》: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一直搁置在书架上没看,早上吃早餐的时候,无意间瞥了一眼,便从书架...

  • 我与女儿间的故事——书架的故事

    昨天,给女儿买了一个新的书架,在家里安装。她看到了,非常急的喊到:“爸爸,爸爸,等我,我马上就把作业写完了,到时我...

  • 成长日记

    小水滴,爱听故事。 她有一个小书架,书架里幼儿读物,琳琅满目。这些读物,装帧精美,图文并茂,里面的故事妙趣横生。她...

  • 擦书架

    今天装书架的叔叔给我们装书架来了。之后装好书架我们就开始擦。妈妈说一人负责一排,要是谁擦不干净,妈妈就会再...

  • 孩子们和书架的故事

    清晨来到教室,看到教室里多了一排整齐的书架,让我喜出望外,在书架的上方有两盆植物,点缀起来更是格外美丽。但...

  • 我的世界

    新买回来了几本书,往书架上放了下。并简单整理了下书架。顿时,原本懒洋洋的书架瞬间变得庄严起来,让人心生敬畏。 就这...

  • 积木

    书架回来了。 午睡起床感到些许湿意,一拉开窗原来是下雨了,还是不小的雨滴。我的雨伞又该出场了。 书架回来了,翻...

  • 【第60季】大卫,不可以

    卧室里的简易书架已经挤满儿子的绘本,正在犹豫着是换个大书架,还是把我的书架腾出来时,传来了好消息——幼儿园可以借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的书架带来了什么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yz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