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家喻户晓。
但是大家可知道赵云这一生——累啊!
先说“身累”。
长坂坡一战,是赵云的封神之战。
赵云为了救阿斗,在曹营中杀了七进七出。
《三国演义》中有诗为证: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演义》里还说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救阿斗,竟然选择投井而亡。
历史上赵云不但救了阿斗,也救了夫人。这个夫人不是糜夫人,而是阿斗的生母——甘夫人。
《三国志》记载: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
一个“弃”字用得好,刻画出刘备为了伟大的梦想,宁愿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什么老婆孩子,自己活命最重要。
这下子,可苦了赵云。
他不得不“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
看,为了个不相干的小屁孩及其所谓的“主母”,差点把命都搭上了。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个画面,一个盔甲不整的武将,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手里牵着一个妇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杀声震天、血流漂橹的战场,一边躲避黑枪暗箭,一边憧憬着诗(中的父)和(逃到)远方(的夫)。
——这叫身累!
这时有人报告刘备说:“赵云往北跑了,肯定是去投奔曹操了!”
刘备“以手戟擿之”。
这个擿字念tī ,意思为挑剔、揭露;也念 zhì,意思是挠或掷。
然后大声说:“子龙不弃我走也!”
一般人理解刘备深信赵云不会背叛自己。
但为什么在说这句话的同时要拿件趁手的兵刃擿人家呢?
难不是被戳了心窝?讲出了自己不敢想象的事情吗?
微动作表露心机。
刘备是真的相信赵云呢?还是真担心赵云的背叛呢?
毕竟这种时候,自己可是连至亲的老婆孩子都弃之不顾的啊,推理及人,赵云弃暗投明也不是不可能!
好在没多久(顷之),赵云就回来了。
而且把刘备的老婆孩子都完好地带回来了(《三国志》记载:“皆得免难。”)。
赵云这通操作猛如虎,换来刘备一个“迁为牙门将军”的犒赏。
赵云真在乎这么个屁大一点的头衔吗?
要是降了曹操,何止这个“牙门”?
要是拿阿斗和甘夫人当见面礼降了曹操,何止一个“将军”?
这也许才是刘备拿手戟擿时真正担心的吧!
赵云如此身累,值吗?
再说赵云的心累。
有说赵云千古名将,一生无败绩。
也有人说,赵云不过就是刘备的一个保镖,所有的仗都是小打小闹。
和水淹七军的关羽、义释严颜的张飞、威震合肥的张辽、火烧赤壁的周瑜,甚至火烧连营的陆逊相比,赵云确实拿不出什么比得上的战绩。
《三国志》里也就写了这么一段战史:
“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敢情少输当赢,小败当胜啊!
但是赵云真心累。
刘备入蜀的时候,把赵云留在荆州,结果死了庞统困在川中。
后来急调赵云等入川,“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赵云出马,一马平川。
“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成都既定”。赵云溯江,马到成功。
看来,赵云是员福将啊!
再看看裴松之援引的《云别传》中记录截江夺阿斗的事情的起因。
那时候,刘备新娶的孙夫人,因为有孙权这个靠山,指使陪嫁过来的东吴将吏纵横不法。
刘备没办法治小老婆,环顾左右,看到了赵云,就说:“云啊,你严肃庄重,帮我整一整啦!”(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于是赵云就成了大管家。
后来孙权听说刘备进川了,就让妹子带着外甥回江东。
负责整治内府、当小主子贴身保镖的赵云马上联合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瞧这心操的,外抢后主,内治新娘。上马打仗,下马管家。
心累啊!
最后说说“名累”。
赵云是河北人常山人,按户籍属于今天石家庄正定人氏,这块地盘属于公孙瓒,所以很早就跟了刘备的这位同学。
《云别传》说当时袁绍是冀州牧,常山属于冀州,但是当地的领导却是心怀异志的公孙瓒。公孙瓒正在担心州人之从绍(自己治下的州郡人才都跑去捧袁绍),这时候赵云来了,非常高兴,所谓“善云来附”。
公孙瓒就问他为什么来投奔我呀?是不是因为我长得帅啊?
没想到赵云义正词严地说:“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咱俩都长得帅,谁帅得过谁啊!我主要看中“名节”,谁施行仁政我就跟谁。
难道不是图个事少钱多离家近吗?
但是公孙瓒毕竟没见过世面,做不大,于是赵云就推说哥哥死了,要回去奔丧,还是离开了。
但是帅气的赵云却被当时蹲在同一屋檐下的刘备看中了。两人心心相惜,临走的时候,“捉手而别”。
这一别,也不知赵云怎么混的,直到听说刘备也投到袁绍帐下了。
于是赵云单人匹马去见刘备——和《演义》不同,不是赵云占山为王再遇刘备的哦。
两个人“同床卧眠”——凡是刘备看中的好像都有“眠”的记载,关羽张飞和刘备当年“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去请诸葛亮的时候也是等他睡足了午觉才递上话的;如今和赵云也要先睡上一觉。。。
看来刘备的本事不光哭,还在眠啊——题外玩笑莫当真!
睡好了起来,刘备就秘密派遣赵云去招募人手,对外号称是左将军刘备的私人部曲,并没让袁绍知道。
这也许才是刘备的过人之处,自己身在袁营,外有援军,这才是最佳的状态,能进能退,才是真正法器,这话不该《三国杀》里赵云说,而应该刘备说才对啊!
但是,赵云做了那么多事,却都记载在刘备不忘旧情、恩重如山上。
于是,赵云也想有样学样。
《演义》里有个曹将叫夏侯兰,在博望坡被张飞一矛刺死。
其实这个人确实在博望坡的时候随夏侯惇与刘备交过手,但是没死,而是被俘了。
好在这个夏侯兰和赵云是同乡,少小相知,赵云就向刘备推荐说夏侯兰明于法律,可以做军正。
于是夏侯兰就留了下来。
赵云以为这么一来可以成就名望了,但是这件事只被收集在《云别传》里,不见录于正史,所以——白干了。
至于夏侯兰后来是否又逃回曹魏?还是死在了荆州的那一场追杀中?
不得而知。
再有一件事,《演义》里也有。
赵云领桂阳太守,代替原来的太守赵范。
赵范不知打得什么主意,要把寡嫂嫁给赵云,被赵云严词拒绝,最后赵范果然叛逃了。
赵云就被誉为有见识,有远见。
不过是不是因为赵云不肯娶人家寡嫂,而把人家逼走的呢?还真不好说。
之所以赵云固辞,据他说:
“第一,他和赵范同姓,赵范的哥哥就是他赵云的哥哥,那么赵范的嫂嫂就是他赵云的嫂嫂,哪怕是寡居,也不能婚配。所以固辞!”
“第二,赵范是被迫投降的,是否真心归顺还不知道,其心未可测啊!”谁知道他是不是设圈套呢?我赵云赵子龙,一代名将,下车伊始,别就被腐化喽。
“第三,天下女不少。”天下女子多了去了,我堂堂大帅哥,为什么非讨个二手的啊!
这也许才是好名赵云的真实内心吧!
总之,最后,赵云终于熬出了千古美名,而这美名却是建立在:
自己有眼无珠,错识公孙瓒;
自己甘当外围,替刘备暗中积蓄人马;
拿同乡当垫脚石,哪管人家真心意愿;
始终怀疑别人,不拿再蘸当妇人
的基础上的。
为名所累,直如赵云。是为“名累”!
有此叄累,方构成了立体的赵云矣。
读史读出古人的不易,也是累了,泪了!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