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有哪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这是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框架或者说这种工具的熟练运用,首先能够让课堂教学达到扎实有效,而扎实有效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也是基础要求,所以新教育理想课堂,把它视为理想课堂的第一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奥秘。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教师的精彩表演是浅薄的。
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只在书本上的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是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
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
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的、历史性的、生长性的)。
也就是说,理想的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