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性格的老师容易走向名师,还是外向性格的老师更容易?
这是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
最终的结论,机率是一样的。
从我身边那么多名师的样本来看,两者成长过程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如果是一个性格外向的老师又比较爱学习,有追求,那么很容易在一步步的校级、区级、市级、省级赛课中脱颖而出。
同样设定下,一个性格内向的老师,要想成为名师,在时间上比性格外向的老师,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多得多。
毕竟在大庭广众下把自己打开,讲给别人听,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是很耗电的一种行为。他们会很快感到疲倦,需要独处休息。当然,假如他(她)一步步补齐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在内向的加持下,坐得住,钻的深,拥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力,往往会走得很远,成为真正的大家。
说实话,现在教育改革的好多趋势,对内向性格老师来说真的是很费电。
比如昨天下午的培训,班主任先把小组合作的若干理论,用PPT进行了电灌。当我们还沉浸在追逐拍照整理笔记时,老师宣布,破冰团建开始了。
Oh my god,这是个头痛的问题。
三月份在北京研修时破冰很温柔。首先给出几个问题,让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梳理,然后在组内分享。想当于给分享的组员思考的时间和抓手,主办方给了新手,或者说是给不擅长即时发言的老师提供了恰到好处的台阶。
用一系列的游戏让大家认识对方,逐步的打开自己,融入团队。对慢热的人群的确很体贴。
在小组介绍的时候,我们组9个人惊喜发现,全部都是偏内向气质类型的性格,全部都是偏听觉类型的学习者。我们深情、稳定、执着,典型的长期主义者。同样的,我们羞涩拘谨安静,交流都不会很大声。
但是有一点得说明,我们慢热,可不见得没有高昂的热情,
大家对组徽、口号、组名制作,表现出选择上的茫然,班主任就在边上替我们发愁:“别人都已经有了半成品,你们还没有开动!”
好吧,开动开动。
看到班主任手机里的往届作品很简单,我们马上把制作要求降低,毕竟时间紧任务重,只有30分钟。
你看,内向的人往往是认真的人,高标准严要求的人,或许因为条件太多,追求完美,所以启动时总会落后于人。
鼓励大家:“待会儿我们站在台上就是胜利,因为我们配合老师完成了任务。再加上芳芳老师的小组文化介绍,就超常发挥了。”
“别想着争第一,想想刘学峰老师的话,不要被荣誉压弯了腰,要用成效挺直肩。”
最后一个吻合小组特质的名称《宁静致远》诞生了,还是组长的急中生智。我们加了队形变化,进行了两次的排练。
说个小花絮,举着队徽图案的两位男士手在微抖,要知道这些老师平常都做过几百人大讲座,见过大场面的。这样一个小小的破冰行动,在表现自己时竟会紧张致此。
最后,做讲解的芳芳稳定输出,且超常发挥。队形虽然有微微的瑕疵,但也是正常发挥,大家笑着闹着,都放松下来。一群慢热的人,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团建的确拉近了小组内人员的关系,但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多少也因为强拉硬拽,有了几分被迫的味道。
课后反思时大家对比两次培训,不禁感慨,河大有河大的底蕴,有河大的认真;清华有清华的水平,有清华的视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