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趁着周末去做清明,早晨雨不是“纷纷”而是“哗哗的”,看天气预报还会有雪,跟朋友说,如果下雪还真是奇观了,清明下雪可是我这辈子都没有遇过的,那首诗要改成“清明时节雪花飘”了。
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说,我们这边总是说“做清明”,从来没有说过“清明节”。就是说清明是要“做”的而不是过节。“做清明”在我小的时候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那一天,大伯母会早早地准备好三个菜三碗饭,大伯和父亲准备好纸钱和鞭炮,母亲为我们准备喝的水和一个大的编织袋。大人们带着东西带着我们,我们带着雀跃的心情,大家一起坐小船过河,走弯弯曲曲的田埂,爬又高又陡的山坡。大人们是不是还带着虔诚的心我不知道,反正我们那时候只觉得这一天比较好玩。
南方的山是草木茂盛的,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之时,山上的花儿草儿正疯狂地生长着。我们想要到达祖先的坟冢前,是要披荆斩棘一番的,那些年打头阵的总是大伯和父亲,他们一人手里一把弯刀,砍去一丛丛的zha刺。我们小心翼翼地手脚并用在山间穿行,要是赶上这样的下雨天,那可就太难了,山路太滑,经常是爬上一大步,又下滑一小步。那时候,老祖宗的坟前基本没有墓碑,最多是一块大一点的石头,有的只是一块砖头。坟头也已经塌陷了比平地略高不了一点。这种情况再被茂盛的杂草和高高低低的小树苗、野花和野菜等抢占风头,我们有时候会在老祖宗的坟前来来回回寻找多次,就记得应该是这里了,怎么就找不到坟头。那时候的我们可不管这些,只要大人们在周边徘徊,我们就埋头在附近寻着野花,捡拾着好玩的树枝等。大伯母和母亲则认真地摘着蕨菜,这种野菜在背阴的山谷中特别多也特别嫩,一般能摘满满一袋子,母亲准备的编织袋就是为了这个。
找到坟头以后,大人们先会用弯刀吹去坟前的杂草、杂木,然后在坟的周围插上准备好的彩纸,我们叫“标”,是为了圈住地盘,以免其他坟头的鬼魂们来抢我们祖先的纸钱。然后会在坟前找一外平坦的地方,摆上三碗菜、三碗饭、三个酒杯、三双筷子。这时候就开始烧纸钱,大人们嘴里也开始念叨着让先人们来吃饭、喝酒、领纸钱了。等纸钱烧完了,会放一挂鞭炮,这时候,就该我们一个一个地跪着给先人磕头了。
一般情况下,每一处祖先的坟前都如此这般的流程走过,已经是到了中午时分。我们都感觉到特别疲惫特别饥饿了,匆匆回到家后,大伯母就端出早上就准备好了的清明果给我们吃。清明果是用籼米做成的团子,放了一点糖,隔水蒸成的。刚刚出笼的热热的,吃在嘴里有点甜有点糯,对于已经饥饿的我们来说,真是特别地美味。现在回想起来,还感觉直流口水呢。
而现在,我每次都是跟随老公到婆婆家这边做清明,这边的山完全不同于江南的山。这边的山都是石头山,山上有树有草但更多的是石头,走一步也要滑半步。这时候的我已没有了小时候的心情,我要操心着孩子们小心爬山,要操心着该带的东西有没有带齐,要准备做完清明回家后的饭菜。
倒是希望清明下一场雪,换换心情,可惜,上午天气逐渐转好,等我们做完清明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我是不是该高兴呢?真说不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