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阅读提示: 这是用古隶抄写的《老子》帛书,故称之为甲篇。丝帛已有破损,文字多有残缺,与卷后四篇佚书《黄帝四经》一起写在半幅的帛上,存464行,13000多字。该本不分章节,以“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中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其抄写年代当在汉高祖卒年之前。这是《老子》最早的手抄本,它的出土,极有助于认识《老子》在汉初的真实面目,不仅对校勘传世的诸本《老子》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进一步研究《老子》的思想是指提供了最早的、也是最可靠的根据。
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不会上升个人崇拜,让民众不会争斗;不会珍惜难得的商品,让民众不会成为窃盗;不会彰显过分的追求,让民众不会混乱。所以声(哲)人的治理,让民众内心清空,让民众肚腹饱食,让民众意志柔和,让民众骨格强健,永恒让民众拥有无形的知识,无形的追求。让经验不会放肆,不会强求实现而已,这样没有不能安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