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反思:我眼中的世界

每日反思:我眼中的世界

作者: 岳海峰 | 来源:发表于2024-08-01 09:30 被阅读0次

    每日反思:我眼中的世界

    我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可能我自己都说不清。我在思考我这两天所遇到的问题。我之所以会感觉到困惑和迷茫,我想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或是再换个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就是,我对这个世界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框架和逻辑。就像说孩子的成长,在一个人还没有定性之前,他总是会有各种的不坚定。不过这可能也证明他还具有成长性。如果一个人完全的定型,有了自己坚不可摧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那么可能他也就失去了成长性。

    成长是开放与柔韧的,当一切都固定下来,成长可能就很难发生了。小孩子的骨头很柔软,老人的骨头很脆硬。

    可能正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还没有一个顽固不化的,自以为的认知,也就导致了我的怀疑与困惑。不断有新东西进来,冲击我原有的认知。你接受新东西,就需要对你的认知进行重构,去解决那些矛盾。这不像那些不接受新事物的人,他们会有一个自己认为完全自洽的逻辑。因为不接受新东西,或是不接受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新东西。所以在不断的自我强化下,他们会有一个顽固的自洽逻辑。就像大多数的老年人。

    我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我只是在寻找我感觉迷茫和困惑的原因。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世界是连续的,无限的,至少我们现在是找不到他的边界。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认知就只能是局部的,片面的。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想要知道更多,所以我就不能给自己设置边界。那么我可能就会一直有困惑。或是说你就是在主动的寻找让你困惑的事物。

    当然我也可以选择偏居一隅,构建自己的茧房。在自己的世界里,用那些可以支持我逻辑的证据,不断的强化自我。其实我有时也是在这样做,看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文字就会更认真。看到自己不同意的观点,就会有意的略过。我只是个普通人,也有我逃不脱的局限性。但可能我认为我唯一的优点是,我会时常的提醒自己,我具有局限性。

    在遇到问题后,我需要去找到问题的原因。因为我现在感觉到困惑与迷茫,所以我要找到困惑与迷茫的成因。我找到的原因不见得正确,他只是我的一种没有经过验证的直觉或是感觉。我首先想到了这些,但要确定他们是不是主因,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感觉迷茫困惑,是因为你走到了你未曾涉及到的地方。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会感觉不适。你需要对这个陌生的地方进行适应。去观察他,对她建立相对系统的认知。经过熟悉之后,你自然就会感觉迷茫困惑了。

    因为你会一直的走,所以进入未知的地方就应该是常态。也许我的骨子里就有斥候的基因。我喜欢没事骑着自行车瞎逛,去那些我虽然感觉很熟悉但却没有去过的地方。对于知识也是一样,我有很强的好奇心,去接触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我感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职能。你喜欢做的事情,可能就是你相对于这个世界的功能。你会自己主动的搜集资源,想法设法完成自己的功能。

    相对于我来说,我愿意接受新事物。但随着而来的就是,你需要不断的重构你的认知。保持你的开放性。新东西可能会颠覆你原有的认知。重构可能是个痛苦的过程。你辛苦建立起来的框架,可能会因为一个新的观点进入而被打破。

    可好像我现在遇到问题不是这样的。那我的困惑又是来自哪里呢?我有些不知道我到底该干嘛了。我找不到我存在的意义。我不想把自己嵌入到具体的系统中。除了我无法逃脱的责任。也还是不准确。上面的想法最多只说明了一小部分问题。但绝不是我迷茫的关键。

    我的迷茫还是来自我找不到所谓的意义。或是说我自己给出的意义无法支撑我建立的框架。我没有那个能力建立一个有足够支撑力的框架系统。古圣先贤们,他们好像都是在建立自己的一个框架系统,并影响他人。孔子、老子还有外国的那些哲学家。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我还没有能力去建立一个完善的认知框架。有了框架,然后不断的丰富这个系统,让他的逻辑体系更加的完善。也就是我曾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这个框架体系就是我们这面镜子照进的世界。我们无法照进所有,所以就需要把照进的部分进行加工。在这个片面的局部世界里,也建立一个尽可能的完善逻辑。并用这套逻辑来解决你所处世界里的问题。这套框架体系不可能是绝对完美,完善的,但他至少能解决创立者所处环境当中的问题。就像孔子的那套理论,他就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虽然他的理论具有局限性,但那是作为人无法突破的局限。再说了我们也不应该过分关注他的局限性,更应该关注他解决了什么问题。如果把你放入那种环境下,你能想出比他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我好像有点眉目了,我的根本目的是想要建立一个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框架。但我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或是说我还没有到那个阶段。我现在只是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你只有把原材料搜集的差不多了,才能开始建造。或是说你的认知框架是个自然的产物。你还没有见过太多世界,哪里来的世界观呢?

    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你需要现有问题,然后才是围绕问题建立框架。就像孔子他也是现有的问题,然后采取想办法解决。我现在好像没有问题。我的认知让我连问题都问不出来。我现在只是想知道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这个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但要想找到答案,你必须先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规律都是在足够信息量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这就像是科学家做实验,只有有了足够实验数据,才能找出规律。在我还没有见过足够的世界之前,你又怎么能形成你的世界观呢?

    我好像又不是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只是想做一个旁观者,只是看,而不参与其中。那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那斥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提供情报信息。我就是一个多样性的提供者。按照你的想法,做你喜欢的事情。而你所做的事情是否能造成多大的影响,不是你说了算的。我们只是一个多样性的提供者,最后做选择的不是不是我们。我们只是一个选项。

    当然你也不应该执着于我非要得到什么。你只需要享受这个过程。包括对于文字的记录,他也只是你思考的一种方式,而不要把他当做你要影响他人的一种方式。不带目的的去做事,你做事只是因为你喜欢。

    我的思考好像在做一种强化,把自己从一般的逻辑里拉出来。一般人做事的驱动力是名利,而我希望自己主要是享受做事的过程。但我是身处社会当中的,我也很难不受大众思维的影响。我又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我多少有点自以为的自己的想法而已。有时我的痛苦就是来自,我无法调和二者的矛盾。我想要自由,但我想要的东西却给不了我存在感。按照一般的思路,你很容易找到外界的肯定。但我想做的事情,是不需要外界的肯定的。这样一来,我就找不到锚点了。所以也就会时常的感觉到迷茫困惑。因为你缺少锚点,参照物。

    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不想把自己放到里面,但你在外边又会失去参照物。我现在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矛盾也就困惑住了我。或许我还是在执着一些东西,放不下。离开了意义的支持,你还能做什么呢?如果我不能为我做的事情找到意义支持,我还能坚持下去吗?再或是说,我们做事必须需要意义吗?我在这里有个先验的框架在限制着我。你需要打破他。

    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大。你跟蝼蚁没有区别。不要去强调什么意义,难道一定需要个意义上的支持,你才会去做事吗?蝼蚁做事需要意义吗?不要陷入所谓的意义陷阱。所谓的意义就是个框架,是可以任意建立的。只要你的逻辑够清晰,就能提供意义支持。意义不是必须提前建立,也可以是在事后构建的。我先做事,等最后在去构建这件事的意义。很多人在做事之前不也是没有规划的吗?只是凭感觉,阴差阳错的就做成了一件影响巨大的事情吗?

    所以不要去执着与什么意义,只要你喜欢,并享受这个过程,那就去做好了。就算到了最后,有意义或是没有意义重要吗?只要你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享受,感受到了人生,就足够了。

    你越是受制于外界的逻辑,你就越不自由。无视他,按照自己的逻辑来。你需要建立自己强大的逻辑体系,这样才能不受外界轻易的影响。思考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先有了问题,然后才能有思考。

    这个世界需要理由吗?所有的价值和意义不都是我们人类自己构建出来的吗?不如就跟着感觉去做事,这也许就是我们存在的作用。理智思考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的。但对于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我们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跟着感觉走就好了。人类的出现没有经过人类的同意,那么也就证明,这个世界如何发展不需要征求人类的意见。是一种无主体的决策机制。那么在面对方向选择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跟着感觉走呢?我想也不是不可以。

    这个世界也许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怎样做都可以。你或是遵守他人的逻辑,或是建立自己的逻辑。再或是你根本就不需要逻辑。混乱也是一种秩序。不要想一次就得到答案,也许你一辈子也找不到答案。生命是有具体长度的,但这个长度可能并不是限制我们的长度。

    做!但不执着于什么结果,这一切也许就没有一个什么结果。佛系一点,超脱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反思:我眼中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lo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