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随笔散文读书
《丹青百晓》01:握住手中的细线——《追风筝的人》

《丹青百晓》01:握住手中的细线——《追风筝的人》

作者: 遇到困难先睡觉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9:58 被阅读25次

                                    自序

      “丹青百晓”是我的公众号,但是因为平常较忙,所以没什么时间打理,丹青百晓这个名称是鄙人一朋友帮忙起的,在此谢谢他,这个系列基本上是以书评为主,如果各位看官喜欢,还请多多关注,如果不喜欢,也没关系,欢迎提出不足。

                          《追风筝的人》

    《丹青百晓》01:握住手中的细线——《追风筝的人》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忆及此诗便潸然泪下。昔日君与我共观天下,如今我与君幽明相隔。好友离去乃人间悲剧,可是我们是否曾想过,这一切可能是自己的“杰作”。我们是否在某一刻就成为了罪人?

      刚进入大一时闲来无事中偶然拿起《追风筝的人》这本被我遗忘的小说,对于这部小说我早有所耳闻,作者胡塞尼凭借此作封神,,但是,许多人读完此书后都被作者的风筝带“偏”了。

      “那有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开篇来这么一句话,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想和我们说阿米尔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好人”——至少对于他的朋友。

      说起阿富汗,我最早是从《档案》系列纪录片里面认识的,在许多人眼中阿富汗似乎只剩下塔利班和美军,人性在阿富汗只是乌有之物。

        刻板印象的作用反而使人们对书中的阿富汗感到稀奇。在街道奔跑的孩子、烤羊肉的香气、漫天飞舞的风筝,这些在现在的阿富汗完全销声匿迹的事物,在书中出现了。但最可贵的还是如藏北雪原般纯洁的友情——对于哈桑来说。

    《丹青百晓》01:握住手中的细线——《追风筝的人》 《丹青百晓》01:握住手中的细线——《追风筝的人》

      既然人之初性本善,可是为何还要寻觅“好人之路”?

      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令人羡慕,无论发生何事,都有人对你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可是,在这友谊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主仆关系。一个是逊尼派,一个是什叶派;一个是普什图,一个是哈扎拉。虽然他们平常亲密无间,一同散步,一同看书,一同发誓——成为喀布尔的苏丹。一切都很美好,可是,卧榻之侧岂能有他人酣睡?友情一旦出现破绽便难以维系。当阿米尔发现父亲偏爱哈桑时他就怀恨在心;为了得到父亲的赞许,便利用哈桑获得风筝比赛,无论如何,只要获得那份爱就行,即使哈桑为了他而被威胁。

      让哈桑吃泥,栽赃哈桑,乃至让他被赶出家门,这一切对阿米尔都无所谓。当哈桑离开家时阿米尔也不过是兔死狐悲的感伤。

      可是哈桑对阿米尔是一片真心,当阿米尔对他闭门不见时他跪下了,磕了头。读到此处不免让人难过、愤慨。

      我们时常把友谊看作最美好的事物,可是它好比一个水晶球,表面无暇,其实经不起碰撞。儿时的我们时常与人称兄道弟,仿佛四海皆兄弟,我们也常常和朋友促膝长谈、推心置腹。可是友谊这一事物无法在世俗世界中长存,民族的不同、信仰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都决定了哈桑与阿米尔不同的命运。

      阿米尔对于欺骗、侮辱哈桑的行为都并不感到后悔,因为在他眼里这种所谓的友情是建立在社会地位上的,他们之间只是主仆关系。这也正是为什么哈桑被人猥亵时他只敢躲在一旁,毕竟世间哪有主人为奴仆献身。

        即使阿米尔重新踏上去往阿富汗的道路,他也不是真想寻找“好人之路”,与其说是想念,不如说是可惜——少了一个忠诚的奴仆。拉辛汗道出了真相后,阿米尔的恐慌不经意间透露出他和我们一样的本质——怕死,我们怕死,他也怕死,而且更担心自己无法享受现有的美好生活。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友情、回忆皆可抹杀,“我凭什么为他而死!”我相信阿米尔内心在怒吼,在回避真相。即使后文阿米尔真的去寻找哈桑的儿子,他也不一定真的是自愿。他可能内心更希望自己能赶紧回到自己的温柔乡。

      我们一直把感情看得无比坚固,但它真的经不起考验。

      故事的最后可以说是一个老套的团圆结局,阿米尔事业顺利、抱得美人归,还顺便把内心的恐慌和愧疚抛弃掉了,读者的思路随着书中最后一个风筝而飘走。人们忘记了一个事情,书名是《追风筝的人》而不是《放风筝的阿米尔》。人们在这美满的结局中逐渐淡忘了哈桑在阿富汗的悲剧。人们都只看到了阿米尔最后的内心救赎,却没意识到他的“救赎”其实就是他罪恶的杰作。

      “你欺骗了一个人,便是夺去了他知道真相的权利,这是犯罪!”而阿米尔就是这个罪犯。父亲欺骗了哈桑,阿米尔欺骗了父亲,这一切的受害者都是哈桑,人们为阿米尔的救赎感动却选择性的遗忘了他们的罪恶。倘若阿米尔真心对待感情又何必要踏上“好人之路”,他的懊悔不过是掩饰自己的自私和懦弱,他后悔的不是失去朋友与亲人,他只是对失去一个仆人感到难过。

      由于篇幅的限制,作者只能把舞台给了阿米尔,哈桑则被淡去,他内心的痛苦无处诉说。现实中也时常出现真诚的人受难而无耻之徒得救的故事,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现实中也有许多哈桑,他们也是被朋友抛弃,明明可以放手,却无法舍弃那份情谊。

      我们为阿米尔自我救赎感到高兴,不如说是我们为现实中所犯的错找到了遮羞布——一切错误只要最后赎罪就好了。我们心中都有个心魔,驱驰着我们去“犯罪”,如果我们真的认同这种赎罪方式,世间不知还会有多少哈桑一样的人受到伤害。

      虽然作者用“风筝”把我们的思绪带走,但是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手法的高明。《追风筝的人》不适为一部佳作,很好的刻画了友情、亲情、爱情,同时把不同时期的阿富汗的风貌展现给世人。我应该感谢这部小说,它让我们重拾起被遗忘的友情。

      我们恨阿米尔,其实也是在恨我们自己,我们在无意间成为了罪人。我们是放风筝的人,在意那只风筝,却忽视了身旁与我们一同奔跑的追风筝的人。

      笔者读完此书不免感伤,想到昔日好友,便模仿顾城老先生之诗,实属见笑。

    《朋友》

    我知道友谊,

    它就像风筝一样,

    会有断线的一天;

    我知道友谊,

    它就像泉丝一样,

    会有枯亡的一天;

    我知道友谊,

    它就像露珠一样,

    会有被朝阳抹去的一天。

    可是我知道,

    风筝能重制,

    泉丝能重流,

    而那颗露珠,

    还能得到苍穹的垂怜。

    友谊,

    失去就无法重新拾起。

    为你,千千万万遍,

    曾经流连在耳畔的话语,

    早已成为刻印在留声机上的历史。

    多想再次和你拥抱,

    多想再次和你散步,

    多想再次和你嬉戏。

    可惜,如今,

    再也没有为我追风筝的人了。

    一切都在告诉我,

    珍惜身边的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丹青百晓》01:握住手中的细线——《追风筝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oc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