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之十

《课程的逻辑》之十

作者: Wray2017 | 来源:发表于2018-02-03 16:21 被阅读6次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习客观知识过程,而是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得特殊交往活动;教学不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是成为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再探究实践中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得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新课程秉持的是一种“整体教育”观,这在课程目标上得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得人”。“整体的人”得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人得存在得完整性和人得生成的完整性。其次,人是完成着的人,个体生成的终极价值是学会做人,人的发展是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过程。

        从“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新课程体系正在冲破原有僵化思维,贯彻个体、自然、社会有机统一的原则,提出了旨在促进“整体的人”的发展的培养目标,《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分别呈现了关注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

         从“人的生成”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和胜利,其终极关怀指向个体健康的、完成的人格的养成。

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教师的教学创新: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觉醒,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再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新课程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的权利,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课程意识,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从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与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反思实践者和研究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再拥有课程意识的同时,也要进行教学觉醒。教师要摆脱课程计划和目标的执行人角色,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创造性地引发学生思维的多向发散,赢得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使教学的创新性品格趋向充分表现的极致。教学不是教师展示其娴熟的授课技巧的一种表演活动,而是每个学生实现其正常的人生发展的一种心路历程。

         学生的学习革命:学习的 三位一体论。佐藤学教授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过程,这是一种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实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具有无尽的教育价值。教育需要转向体验世界、体验可以开启我们的理解力,恢复一种具体化的认知感,学生是生命的人,学生是生成的人、学生是生活的人。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依据一定的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探查假设、寻求合理性;也不是教师机械地教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型性教学,这正是新课程对理想的教学状态的期盼。

相关文章

  • 《课程的逻辑》之十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习客观知识过程,而是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

  • 《课程的逻辑》(十)

    研究性学习是针对分科课程的一种课程创新,其概念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 研究性学习的...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十

    第十章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我国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打破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你校实践的如何?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 《课程的逻辑》之十五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 所谓的“档案袋”是指针对学生从事的学习活动,旨在用于其评价、信息与表彰以及回顾学习过程...

  • 《课程的逻辑》之十三

    从“合科教学”到“综合教学” 合科教学时在分科教学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旨在综合学校课程的全部(或一部分)而倡导的新...

  • 《课程的逻辑》之十四

    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 一般认为,在教育活动中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选择出来的教育内容,作为教学时的材料...

  • 《课程的逻辑》之十一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教学,是师生之间沟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中学科教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这种活动作为源泉,引发学生...

  • 《课程的逻辑》之十二

    “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

  • 《课程的逻辑》之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vu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