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联系作者
看简历真的快看吐了。
因为团队需要招聘,所以我最近两个星期一直在从各种渠道扒简历看简历。看到合适的简历,会打电话过去聊两句。每天嘛至少看50篇,打四五个电话。到现在看了两个周,算起来至少看了500封简历,打了四五十个电话。
那感受如何呢?
怎么说呢,非常复杂,也非常有趣。
复杂的点在于情绪,因为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简历也许会随着自己这个人在简历库中被人筛选、评价,有些不自在;而有趣的点在于,看简历和电话聊天的过程,有点像是在和形形色色的各个层级产品经理在隔空对招。虽不能见其真人,但是思想在对话中的交锋亦是大有裨益。
在一次次的“对招”中,有三对冲突的“关键词”,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我想,这些“关键词”亦可能是产品经理成长中的“关键点”。如何选择,决定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经理,甚至决定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先说第一对:”广度“ VS ”深度“
我问一些候选人,为什么有考虑要离开现在的公司?有很多候选人的回答是,这块业务做了很多年了实在想换一份工作;然而还有一部分候选人在听完我的自我介绍后,却反问我,你们的业务和我现在做的关系并不大,为什么找我?
他们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因为我问他们负责的产品的细节问题,他们都能答的很好,在听他们回答的同时我自己也能了解到他们所面临的业务场景和思考方式,使我收获颇多。但是,当我话锋一转,去问他们一些稍微有些广的问题的时候,比如“你能讲讲你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你所负责产品(业务)的终局是什么?”亦或者”你的下游产品有哪些,他们需要你提供什么样的能力?“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卡壳或者在顾左右言其他。非常遗憾,这种问题都无法回答的话,只能说明候选人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于是我就只有选择Pass。
也许有人会不服,他们明明在这个产品领域工作很细致,细节都了解,广度不好也就罢了,你怎么能说他深度不行呢?
因为广度是深度的前置条件。
我认为产品的深度有两个层级,大多数人只做到了第一层级 —— 第一个层级是熟门熟路,办事儿能力靠谱,比如上文提到的候选人,他们已经对自己的产品细节非常了解了;第二个层级是眼里不仅有自己,还有其他人。第一层级很容易办到,找一个靠谱的应届生培养三个月熟悉了流程就会了,然而眼里有其他人怎么理解呢?就是做产品时知道要上下左右多瞧瞧。
一个聪明的产品经理,做产品的时候是知道上下左右看的。
当你一个人吭哧吭哧地做产品设计到最后,会发现你的边际产出迟早会递减。因为持续不断投入到生产中的只有一个生产元素,就是你的智力。有过基本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理解,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时候,总产出是降低的。换句话说,就是一人在那儿抓耳挠腮想产品怎么做,到最后反而会把产品越做越窄,直到把产品给做没了。
上下看,是说能看到上游和下游。就拿一个最简单的H5页面(频道?h5中间页?)举例:看上游就是要看到用户来源于哪些地方、不同来源的用户在我这里期望获得什么服务和体验,看下游就是要看到他们将要去到哪里(哪个页面)、他们离开到不同去向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想想自己的这个页面能不能帮助到上下游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做后台产品也一样,要看上下游的提供的能力的边界,以及自己产品提供的能力的优势。同时发现边界中的机会。不过后台产品最关键的不是交互设计的易用性(知乎上一堆讲后台产品设计就开始讲交互的,实在有些浅薄),最关键的是后台所建立的机制以及这个机制所服务的商业模式。当然这个话题有点深,后面单开一篇文章说清楚好了。
左右看,简单理解可以是会做”竞品分析“。但是,做竞品分析可不是简单画个表格,整个SWOT分析就完事儿了。”竞品分析“第一个要研究的是这个行业或者这个产品领域,过去到现在的变化,以及未来的趋势。在看清楚并理解了这个行业的道道后,再来看这个行业的有哪些竞品,他们分别以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办法去解决了什么问题,最后再想想自己产品的机会和切入点在哪些。以这个逻辑去实践的人,最后拿出来的产品方案才能称之为接地气。不过,大多数人死在了黎明前夜。90%上的产品经理,要么因为懒,要么因为不知道如何摸透一个行业的方法,于是在不了解这个领域时就开始画demo写PRD了。最后他们的产品不成功,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了这么多回过头来说一下,招产品经理的人,他们的心理预期是什么?对于社招产品而言,他们的心理预期自然是招做过自己这块业务领域,且聪明的产品经理。然后不幸的是,除了去竞争对手那里定向挖人,在茫茫人海中这两个条件再加上有求职意向、愿意来你这儿,取个交集后几乎等于0。所以招人招到后面,业务领域这块的要求就放宽了,只有有相关性的都可以聊一聊。这对于互联网这种变化万千的大行业而言,也是合理的。哪有那么多一招吃遍天下的产品模式啊!分分钟路乱拳揍得你妈都不认识,你只能得苦笑着抱拳说一句“社会社会”。
眼里有他人的产品经理,才能快速学习快速成长,最后才能存活下来。
ATM
2018年1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