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绪
夜读时,遇见朋友的公众号里“讲的是孩子的情绪管理”…
对于大多数家长,遇到孩子闹脾气时——“哄和吼”,都会是第一的选择。
“哄”是比较温柔的——典型表现,就是满足孩子一时的心理需求,把冒出来的“情绪火苗”立即掐灭…
其实“孩子的情绪”并没有真的消散——只是他/她因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注意力分散了,罢了…
相较于“哄”,用“吼孩子”来恢复“次序感”与所谓平稳的家长,是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恐惧”与畏缩的种子——以至于,下次“当他/她有情绪”时,孩子会迷茫,是把情绪“表达出来好”,还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对自己有利呢…
其实这样的迷茫,都是对他/她,认知与情绪管理的“伤害”…
我们在社会上,遇到的那些“胆小怕事”,或者“情绪暴躁者”——不会是天生的,大概率是在成长时,缺少了“情绪管理”的认知与养成…
我想说:“我们”对于父母的要求,有点高了。
要知道大多数养育者,自己成长的一路,并没有得到过“共情”或者耐心的“倾听”…
所以他们在成为养育者的伊始——遇到“孩子闹情绪”,大概率是慌乱,不知所措的。
所以父亲母亲们用“哄和吼”来恢复次序,安抚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成为好的养育者”,确实是这辈子的挑战——它必定需要养育者有不错的学习能力,不仅要养成“自我的各种素养”,更多是懂得孩子成长一路的心理获得感与价值感——就是“共情”孩子的感受…
也许,“父母亲们天天向上,孩子们才会越发优秀”!
许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