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年级时有一个同学,喜欢下象棋,也下的好,具体有多好呢不知道,只记得那时候我们都不会下象棋,而他跟成年人一起下,有时候会忘记上课一个下午没来,有时候会赢钱。后来我有一些学习好,音乐好,美术好或者体育好的同学,但都没有这个象棋下的好的同学给我的印象深。
我儿不才,昨天第一次见到麻将,就爱上了。一时间其他游戏仿佛都失去了光彩,脑子一得空就喊“妈妈,你教我打麻将撒”,恍然惊觉可能是从母家带来的基因,我自己好像是打记事起就会打麻将,牌技并不怎么样,主要是家庭总也凑不够四个人的缘故,只能在春节才能摸牌。
胡兰成描写东西方艺术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的乐器不制定音阶,或只制定个大概,乃是留着无尽的余地让人可以出入游嬉,如同围棋的非常简单,却可以变化不测。”在这段后面,我想到了“国粹”——麻将。
既然如此可乐又那么执着那就教吧。
第一步让可乐区分饼、条、万、风,但是不能对四岁的小朋友做概念化的解释,也不能一下子做总体介绍。所以我先让可乐找出所有的饼,就是圆圈圈,举一两个例子,他很快找全,再让他从一饼开始找,四个一饼找全再找二饼,并且摆放整齐,在这个过程中让他加深对牌的记忆,以及一二三饼的关联。然后是条,万,风,讲万的时候稍微注意孩子不识字,加深他从大写数字一到九的记忆。
在整个找牌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孩子自己去完成,而不是帮他找到,让他自己摆,因为慢吞吞的过程是他记忆,观察和思考的过程,牌中间的内在联系也会通过寻找的过程在孩子脑海里产生,但是要把握好度,遇到他很难找的要帮助他一起找到,或者引导他去找到,不能让难度过大,导致他失去兴趣。比如讲风的时候,问问孩子有东风,还有什么风,孩子基本都能把东南西北说出来,后面的红中是他最会找的。
第二步是告诉他饼条万风四组牌内部的联系,比如一二三饼是相连的,二三四饼也是,挨个举例下去,最后讲风不一样,所有风都是单独的,没有联系。
第三步告诉孩子目的,组牌的目的是让他三张三张一组,比如三张相连的或者三张一样的都是一组牌,组好的可以暂时放下,组下一组,最后把四组都组好了,剩下两张弄成一样的,就胡了。
第四步就上手了,上手的时候要教孩子正确的摆拍,扔骰子,拿牌等方法和顺序,示范和简单碰和杠,但在初学阶段把这个过程作为习惯培养,不作为掌握重点来训练,要求父母做的一定要正规。
然后就是教他摆牌的习惯,一个系列的放在一起,从左到右依次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不要乱,风放在最边。
打牌的时候,要训练孩子自己的思维,比如问他觉得应该打哪个,如果错了要引导性地纠正并说明原因,一定要有思考、纠正、解释的过程,比如,刚开始问孩子打哪个?孩子说一饼,告诉孩子,一饼旁边有三饼,我们有可能会摸到他的邻居二饼,那先放一下,西风是单独的,也没有一样的,那不如先打西风吧。而且要教孩子打牌的时候要报一下,有个好习惯。
最后,可乐人生的第一局牌自摸胡了,第二局,他爸爸放胡两次,我都让可乐放过去,最后自摸,且有一个翻倍。
希望可乐热爱并且去做,认真生活,就像这牌,英雄不问出生,认真打好人生的牌,最终都会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