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自愿和非自愿的情况下,得到了无数的必读书目,《中学生必读书目》《北大必读书目》《大学生必读书目》《xx推荐必读书目》,清单庞大而驳杂,罗列着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作家和名著,却成了折磨人的噩梦。
后来到了互联网的碎片时代,列书单求书单成了常规动作,豆瓣上有书单狂魔,知乎上有装逼系书单,动辄福柯、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胡塞尔……然而相信很多人看一看这些必读的经典书单,一定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文盲。
将这些号称不得不读的经典搜罗一遍,装进你的 Kindle,直到塞满它4G 或者是8G 的内存,这大约相当于8000到10000本书。然后你会发现,你花一辈子也读不完这些书,这是一种怎样的挫败感。
然而更痛心的是,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好好啃上一些经典书时,却发现它们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因为思想古旧,看不下去。有一些领域内的经典之作,看过之后发现,除非是要在该领域深耕,否则真的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搜集领域内的新作和论文,更能尽快的系统理解。
所以,多年阅读踩够了坑,我在心里也形成了一套不必读书目,以便在卷帙浩繁的书山里,排除掉那些不必要浪费时间的经典(仅代表个人观点):
不合时宜的过时书目
有这么一类书,他们出版很早,经历过不温不火的漫长时间之后,忽然间就流行起来。而它们的流行,其实不代表内容本身有多么的经典,往往只是时机使然,或者是官方推荐。
菊与刀《菊与刀》:
这本书是一本化石级的书,作者鲁斯·本尼迪是美国人类学家,出版于1946年,这两条信息还不够说明一切么?它是写给美国人看的书,提供了美国人了解东方文明的窗口,其中探讨的日本国民性,反而在中国让无数人得到了认同感,并将其作为日本拒不认罪的。
这样一本以西方文明中心的笔触写成的书,本应是受到东方文明抗拒的,但是却一直被我们拿来当做解读日本的经典作品。而且整整六七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沿用着这本书的论断,去认识日本。
《菊与刀》力图探讨的国民性,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十分过时的概念。今天已经没有哪个社会学家,会通过分析时代历史中因某个人,或某些情绪而产生的国民特性,来断言一个社会恒久不变的特质,这种从结果去倒推原因的方式,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史观,更何谈去谈论今天的国民。
如果看过《菊与刀》,并且对其中描述日本人性格的论断深以为然的话,建议尽快解毒。在今天发达的资讯下,纪录片文印品多如牛毛,再去了解身边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居,是比在故纸堆里寻找线索更好的办法。
梦的解析《梦的解析》:
随着斯坦福监狱实验被曝光作假,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实证方面的天然弱项总是让它岌岌可危。而如果将这本书作为心理学的入门经典必读,恐怕也是一个灾难。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成书很早,被人认为是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开端,书中提出的「梦是无意识欲望的满足」,「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儿童的性爱意识和动机」,都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相当有意义的构想。
但是作为必读经典,怕是会引起太多误会。《梦的解析》里充满了弗洛伊德个人主观式的臆断,其中有太多论断无法被证伪,更无法被认为有合理的科学论证。所以在这本泥沙俱下的著作里,如果不能够合理的采撷珍珠,那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心理学的认知。
如果真正想认识和了解心理学,不妨还是从更理论化的书本入手,《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对伪心理学说不》,都是比《梦的解析》更合适的选择。
乌合之众《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可以说是书单狂魔里最熟悉的面孔,读起来很有一种过瘾的感觉。它就像是一本四处针砭的吐槽合集,让人产生强烈的智力上涨的感觉,好像看完了书,自己就身处民粹文化之外,围观这群「乌合之众」油然产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畅快感。
这本书本身不应当被作为经典必读书目,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这本书缺乏足够的逻辑论证,通篇所拥有的是如何用更激情滂湃的语调、直接到一针见血的价值观判断,来吸引读者拍手称快。
《乌合之众》对拉丁人国民性的批判,被中国人脑补成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其中密集的警句,惊人一致的事例,确实让看不起中国人的中国人感觉畅快淋漓。是呀,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更看不起中国人了,「你国药丸」「贵国」「神奇的国度」……这些层出的字眼,联合着这本书,都扮演着自我否定的角色。
不认为它必读,不是因为这本书不好,而是不愿意看到这样另一种形式的民粹,为文化带来新的割裂。
沉思录《沉思录》:
这本古老又古老的书,经过高层推荐,莫名其妙的成了经典著作,不得不让人感觉魔幻。
推荐《论语》《孟子》的时候,没人读;推荐《资治通鉴》《世说新语》的时候,没人读;反而这本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国家,翻译再翻译的作品,却忽然成为了爆品。
因为它足够易读,花上几分钟,就能读到几个容易理解,易于传播的名言。再加上「古罗马」「马可·奥勒留」「斯多葛派」几个稍显逼格的名词,总会产生一种文化人的即视感。
我觉得它不必读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几道翻译后的三手文字,并不比我们的四书更深刻。如果你只是想要找些名言警句,《格言联璧》反而显得更合适。
令人头大的哲学著作
装逼是这个时代的特性,而对文艺青年来说,谈哲学似乎更是一种体现逼格的手段。看一看高列畅销榜的《西方哲学简史》《苏菲的世界》就知道了,文艺青年对哲学世界保持着充分的好奇心,却又在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前止步。
如果有人不是哲学系博士毕业,而又动辄跟你聊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你可以大胆的跟他们畅聊,他跟你谈伦理与道德,你就跟他谈心灵与身体;他跟你谈语言系统与世界的关系,你就跟他谈科学自身的构造与逻辑;总之,你们会互相听不懂,又看不出对方的深浅,只需要粗浅的了解一下这些哲学家们的理论内容,你大概可以跟他谈上个几天几夜都不露馅。
文艺青年的哲学鄙视链里,越通俗的书越不应出现在推荐清单里,越小众的作品越受追捧。如果你让他给你推荐几本了解哲学类的书籍,他一定不会推荐《西方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而是告诉你去读一读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导论》,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然后你会发现,这些书你连第二章都读不到。
如今的哲学研究,早已经不是几千年前,站在廊柱下慷慨激昂,闻者动心的年代了。它进入更加细分的领域,研究也更加晦涩,同时随着科学发展的介入,很多过去哲学的功能,已经被科学所取代。
如何不是哲学系的学生,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真的不必要读。即使读,大概你也读不懂。有这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不好么,看看电影旅旅游不好么?
阴谋论著作
有毒的类别,阴谋论流行,正是因为人性中总是乐于窥探秘密,更喜欢用更黑暗的解释将原本的故事覆盖。
《货币战争》就是个典型的代表,至今已经出了五版,讲的是自欧洲来到美国的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金融阴谋操控世界。在金融世界兴风作浪,控制全球经济命脉,财富积累已经超过500万亿美元……这听起来,已经不是一部经济学作品,而是一部玄幻小说了。
阿波罗11号登月阴谋,美国制造911阴谋,美国51号地区,光明会等等,阴谋论都讲述着耸人听闻,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种故事,当做有意思的故事看看就行了,真要当回事,那就真的中毒不浅了。
国内的名人传记
国内的名人传记最习惯从结果推原因,文字上大多是春秋笔法,内容多粗制滥造,各处摘选,最终在机场书店上架,成为畅销书。
这类书千万别读,编纂一个当红成功人士的故事,相当简单和方便,它有一个非常易于执行的公式,如何成长,如何塑造人设,如何面对人生难题,如何遇到人生导师,如何选择,如何作为,如何面对成功后的人生……
成功这件事,本来是一件难以认定,和难以复刻的故事。特别是商业上的成功,有着更加复杂的原因,机遇、环境、性格、抉择都影响着最终的结果,而如果读一读这些四处搜罗的文字,就能修炼无往不胜的神功,那恐怕人人都是商业奇才了。
真正有意义的文字,成功的秘诀,必然不会藏在这类畅销书里,而是需要从更为基础的文字中汲取养分,在更底层中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
这个地球,每年都有几十万的新书出版,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更是无限膨胀,巨量的信息冲击着眼球和头脑,让人无法思考。这个时候,如果再浪费时间,读了一本不必读的烂书,那种感觉就像吃了苍蝇一样。
人生很短,书海又无限,千万别把生活浪费在无意义的文字中,你可以看电影,可以旅行,可以打游戏……总好过被一本烂书坑了之后再也不相信总会有好书的道理。
没有什么人生必读书目,一本适合你,你愿意读,愿意去探究的书,无论它高雅还是庸俗,专业还是普通,只要你喜欢,那都是必读。
马丁大爷在《权力的游戏》中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经历无数种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