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人在非常需要专注或是安静的时候被打扰真的是一件非常让人火大的事情。
上周末在图书馆的朗读室里练英语口语。
朗读室里不像图书馆里的其他地方那么安静,全是读书背书或是练习演讲的声音,虽然声音不算小,但绝对不吵,因为都是学习的声音。
但上周末,正当大家都在读书的时候,突然读书声里混进了手机游戏开心消消乐里的提示音,在读书声的包围下显得异常刺耳。
原本大家都在专注地读自己的书或是练习发音,突然声音小了下来,大家齐刷刷地往同一个方向看过去,原来是一个女生在玩开心消消乐。
大家都在学习,需要集中注意力,在这个时候发出干扰,着实令人讨厌。
说实话,在图书馆这种公众场合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发出噪声去打扰别人,真的很没有教养。
02
可能你还有过这样的经历:
周末和朋友一起看个电影,放电影的途中,有几个人一直在大声嬉笑,扰得其他人完全没办法专心看电影。
因为天气不好不想出门,所以待在宿舍自习,结果室友不停地说说笑笑,戴着耳机也听得一清二楚,完全没办法学习。
上课的时候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不知道谁的手机铃声响了,整个教室都能听见的那种,结果那一瞬间老师讲了什么全没听到。
在图书馆里正自习着,突然谁在自习室外打电话,声音大得简直像非要所有人听见她打电话的声音一样,结果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学习。
在公共空间里,不打扰别人是最基本的修养,毕竟那是共同使用的空间,不是某一个人的天地。
03
那些在公共空间肆无忌惮的人,无非是太过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不懂得为别人着想,这也往往成为矛盾的起点。
记得有一次在宿舍写论文,刚进入状态。
室友小A在旁边开始看起了综艺节目,外放声音不说,一边看一边大声发笑,完全不管别人正在干什么。
我被手机的声音和她的大笑声搅得心烦意乱,就算带上耳机也没办法继续写论文无奈之下,带着电脑去了图书馆
室友小A不仅喜欢外放手机声音,还是众所周知的早出晚归,昨天晚上小A又是在我们睡着了之后才回来的。
原本已经睡着的我,突然被一阵摔门声给吵醒,紧接着又是摔钥匙,开衣柜,东西砸倒……各种声音,乒乒乓乓地吵得人根本睡不了觉。
最要命的还在后面,小A洗完澡后,响起了一阵呜呜的吹风机的声音。
总之,不等到小A上床睡觉,我们是不可能睡得着的。
这种情况在我们宿舍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刚开始我们也有和她沟通,问她能不能小声一点,但也只是在刚沟通完的那几天有效,没过几天,又开始了。
其实,在别人需要安静的时候尽量保持安静,并不是多大的事情,但在这些小细节体现的正是一个人的教养。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更不会随意打扰别人。
上次去了一趟高中同学小夏的宿舍,当时有一个女孩子正在睡午觉,另外两个室友也在,但都在安静地自习,宿舍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小夏看见那个在睡觉的室友后,马上小声对我说
“小声点,有人在睡觉。”
那一瞬间,真的感受到了尊重和温暖。
04
谁都不喜欢被打扰。
当身处公共空间的时候,不要用任何行动任何声音去打扰别人,那不是你一个人的地盘;
当别人在极度专注地干一件事的时候,不要以任何方式打断他,否则你极有可能会遭到厌恶;
当比人需要安静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即便要出声,也要尽量压低声音,那是一种人人都该有的自觉性……
不打扰,是你的温柔,更是你的教养。
愿你能被每一个人以温柔有教养的姿态对待,也愿你能以温柔有教养的姿态,去对待每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