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眼里,周世国同学就是位哲人,不说话是不说话,语出必经典。至于有哪些经典,因为记性不好,笔者都搞忘记了。只是依稀记得,大学四年真没少和周同学交流。
说是交流多,其实也只是三言两语的交流罢了,次数多了,即便不了解,至少也不生疏了。
史讯雷和周世国比较熟,是不是舍友,笔者真记不清了。好像史讯雷当时是班长,人脉关系很广,人际关系很熟。
那个年代早早有电脑的同学,还是很好交朋友的。就像八十年代的农村,谁家有个电视机,几乎天天都是高朋满座的。好像周同学就有一台。
其实机房里都可以上网的,如果只是上网聊天,或者打个游戏,机房里就可以搞定。但是搞别的业务,机房毕竟是机房,好像也不是很方便。这就滋生了大家聚集共用私人电脑的习惯。
当然,这种格局很快就被打破了。早早置办电脑的同学,普遍条件不错,很快搬到了机电楼,至于周同学有没有搬过去,笔者就记不得了。
只记得采矿楼的宿舍里剩下的电脑,大多是一些淘汰了的机型。说来也怪,明明连个CAD制图软件都运行不了,又偏偏被同学们买来用于学习CAD。
机器不行,软件得跟得上,要不然有些学习资料根本就打不开。有些同学甚至为旧电脑换了DVD光驱,还时不时搞来一个新的播放器,比如超级解霸,或者解霸2000之类的。
周同学的电脑应该是新的,运行速度也很快,只是设了密码,如果你不会破解,也只能干瞪眼白瞎了。更白瞎的是,周同学还比较热爱学习,一直在教室图书馆间流连忘返。
像周同学这样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的同学不在少数,这就是值得笔者学习的地方。那时候的笔者,好像得了厌学症一样,但凡是超过10页的书,连翻都懒得翻一下。要不然也不至于现在整天虚度年华,不能像各位优秀同学那样去报效祖国。
以周同学的气质,就应该是个大学老师,或者是专家学者,再不就是企业的总工程师。你总能在他的身上看到一股子正气,很正,又不是那种直来直去的正,多少有点迂回,处处透着睿智。
像这样的人,可能表面看起来朋友会少一点,但质量都很高。还都是那种轻易不用,有求必应的那种。不像笔者这样,看起来朋友一大堆,真有点什么破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其实我们都应该像周同学这样,多交几个知心朋友,多交几个割头换命的朋友。至于那些酒肉朋友,那些场面朋友,那些微信朋友,可有可无,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有时候看看电影电视剧,顶喜欢那些人狠话不多的角色,人家那才叫江湖。整天叽叽喳喳的,热闹得不像样,到头来也不过是个街头混混罢了。
一想到这儿,忽然后脊梁直冒冷汗,还是不说了吧,像笔者这样叽叽喳喳的也不好。若是扰了谁的清梦,还是不要怪罪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