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熊玲:论主体性与矛盾感 (上)

熊玲:论主体性与矛盾感 (上)

作者: 熊玲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23-10-29 09:55 被阅读0次

矛盾感的困惑与诱惑

荣格总是那么温和的犀利:人类真正的生活乃是由无情对立的情感所组成——日和夜,生与死,幸福与灾难,善与恶。我们甚至不能肯定谁能压倒谁,善良是否能战胜邪恶,或快乐能否战胜痛苦。生活就是战场。它过去一直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否则,生活就会结束。

读荣格,总能触发我对“人性本矛盾”的再感受再认识。

1,矛盾感的悲欢

人们最熟悉的体验莫过于矛盾感,主要指两方面:内心冲突,两难选择。这两方面既有关联,也是独立存在。关联好理解,因为心里冲突(也叫愿望冲突),所以选择难。可很多情形是,你无需做选择,依然体验着内心冲突,如在失眠,或交往,或琢磨很多事情等时候。

矛盾感的滋味挺混沌,但总体上令人不好受。因它所呈现的主要情感是焦虑,一种思维打仗,能力被卡,自我被分裂在两个世界的感觉。诸如对啥啥啥,既有信心,又充满怀疑,既想好好过,又总是过不好...被通常认为是活得太复杂、太纠结。

也正因为矛盾感不好受,暗示了一种痛苦,甚至暗示了矛盾纠结的人的性格不好,所以有人,事实上确有很多人很讨厌,很害怕这一痛苦,故为摆脱苦,便凡事力求回避矛盾、冲突,几乎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不会说“不”的人大概属这类型。相反,有人挺喜欢矛盾纠结,如电视剧“不完美受害者”中的霸道总裁为缓解自己的道德焦虑,而向他最信任的律师朋友林阚道心声:我承认我喜欢赵寻,我追求她,绝不是因她年轻有姿色,我喜欢看她纠结的样子,我能看见她内心里面伦理道德、独立自我、贪婪拜金,几种力量-人神交战,打成一团,我觉得太刺激了。我们细想,生活中其实不乏这类人。

矛盾感深具诱惑。矛盾的本质是对立,至于矛和盾是否对立统一,是另回事。但正因它们本质上对立,才具张力,张力本身就是吸力,犹如光和电,能刺激人的神经,唤起人的好奇、紧张、亢奋、存在感等情感。矛盾的是,矛盾似有另一本质:非对立,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既不统一也不冲突,只是各自呈现的“自我”不同。

许多一体两面的东东,并非它的哪个面,优于或大于另个面,而是平行,互为依赖,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所以可说,矛盾体抑或矛盾感,其本身就是聚困惑与诱惑的场,一种看得见,也看不见的关系场。

此关系换位到人(主体),以及人性本矛盾这一视角,隐喻了主体自身是N多层面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感混藏的诱惑。通俗讲,人是贱皮子,对越是具悲剧性的所谓危险、诡异、受苦之类的事,越趋之若鹜。这也隐喻了矛盾与矛盾感混藏的诱惑,不仅是对立的张力,还包含了非对立的差异和神秘。不然,为何文学影视作品里那些越具争议,越复杂多面的角,越那么吸人眼球?故事的矛盾越离谱,情感冲突越波浪壮阔,才越能诱人沉醉其中?而现实里,也只有当人去经历、去完成那些难度高,差异大的目标过程中,才会经验到种种高峰体验,因那里面饱含成就感、掌控欲、存在感...的满足。或许,人对痛感与快感的迷恋是同一回事。

相对于婴儿来说,唯有与母亲称得上“一体两面”的共生关系。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亲密关系,也唯有爱情关系像母婴关系,属纯诱惑的甜蜜共生,因它消解了对立与差异,只有安全和温暖感。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人在婚姻、闺蜜等关系里,会感受到意想不到的种种挫败的矛盾冲突,而在恋爱时,只会感受到婴儿般甜蜜共生的幸福。

(待续)

相关文章

  • 熊玲:人性本矛盾

    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不惯有钱人,却努力想成为有钱人,是不是很矛盾? 人是欲望的生物。有社会属性的人,比起所有...

  • 熊玲:矛盾的和谐

    为什么我有时候语言表达能力很好,有时候又感觉自己拙嘴笨腮? 人,可以不完美吗?此问,等于想自问你我:人可以有矛盾吗...

  • 熊玲:论报复

    如果你被霸凌后,长大成为了一名有钱人,你会怎么对待曾经欺负你的人? 一看便知,你是一个小孩。却不知是多大的小...

  • 熊玲:论夫妻冷战

    ——《话情》之六 夫妻冲突的形式不像夫妻问题那么千奇百怪,而比较单纯到要么激战,要么冷战。只是两者的形式、程度、含...

  • 熊玲:论不该之作为

    ——爱痛苦(5) 萌萌与她朋友的对话: 萌萌:他下周要结婚,这消息犹如割裂我身上的肉。我痛恨死了。 朋友:他欺...

  • 寄过去

    亦见匆人语,心中意万千。 世间无矛盾,只作何感论。

  • 2020-01-16穷理尽性至于命

    “理”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矛盾论,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矛盾的三个性。“性”性就是实践论,是认识与实践共同生长,是...

  • 熊玲:香烟与穷人

    为什么有的人很穷,但是天天烟不离手? 香烟依赖与贫富有关吗? 我不知道有没有依据来显示这组问题:香烟依赖的人群分布...

  • 熊玲:久病与死亡

    久病无孝子,很多人希望自己老了,能干干脆脆的死,你觉得这种想法对吗? 关于久病无孝子。生活很现实,俗话说的“久病床...

  • 有效教学(摘记三)——崔允漷

    第三章 教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教师与学生 一、认识论意义上的师生关系 (一)主客体关系的含义 ★ 主体性包括: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玲:论主体性与矛盾感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fv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