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富人家庭早早就规划好了下一代的教育。
这个规划不仅体现在送孩子上好的学校,计划出国留学等等;
还体现父母对孩子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后期对孩子的投入等。
在这些方面,美国的两阶家庭对待教育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富裕的家庭更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以及潜能挖掘。
比如,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会阅读许多书籍,学习很多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养育知识。
对于这些本身就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来说,正确的教育孩子非常重要。
而除了孩子的早期教育以外,他们还很注重发掘孩子的潜能。
一个孩子的成功,成绩并不是唯一因素,孩子的勇敢、乐观、自控力和责任心等,同样非常重要。
而这些能力,也被称为非认知性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
这些能力对于孩子未来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这种能力一般都是孩子在青少年阶段显示出来的。
是否能够拥有这些优秀的能力取决于孩子18个月的时期,甚至更早,所以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视,会影响孩子未来一生。
对于这一点,富裕家庭的父母会去重点关注,他们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和认知做出合理正确的回应,并且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相关能力。
但是,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在孩子早期时投入的教育是非常少的,也并不重视。
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下层家庭的父母要一直工作来解决经济问题。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来说,他们注定无法像富人父母那样精心投入。
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两项,一项是金钱投入;
另一项是时间投入。
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收入高自然会加大对孩子教育的金钱投入,比如学习音乐、参加夏令营和旅游、多种课外活动、阅读大量图书等。
而在时间投入方面,高收入家庭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很好,不必因为工作而牺牲同孩子相处的时间,当父母的一方没有时间时,家里往往也会有另外一位家长陪伴孩子。
因此对于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来说,安心地享受着父母金钱和时间的双份投入,自然在教育上能够获得优势。
反观低收入家庭,尽管父母也想提高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可是生活拮据,无钱可投。
时间又因为要赚钱而放在工作上,没有时间给孩子。
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家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在美国,因为缺少陪伴的孩子只能自己打发时间,比如选择看电视。
调查对比发现,父母陪伴多的孩子,通常看电视的时间比较少,但是阅读和学习的时间却比较多。
反过来,父母陪伴少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多,阅读和学习的时间比较少。
我们都知道,好习惯的养成除了自身努力以外,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对于普通或者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说,教育孩子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
维持一个家庭非常辛苦,既要处理各种生活上的琐事,照顾孩子,还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
这样的日常生活压力和经济压力让父母充满焦虑,也就没有什么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短期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对孩子的长远影响却非常大。
比如,穷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缺乏技巧,也没有关心和耐心,往往一言不合就动手。
其实这样行为的背后,是这些父母们因为贫穷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生活重担,焦虑和紧张使他们在教育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是必须要有切实的力量的。
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所处的阶层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到孩子的未来,但是归根结底,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条件。
只要穷人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他们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社交表现就有所好转。
贫穷的父母再尽心尽职,也无法弥补贫穷的生活对孩子们负面影响。
富裕的家长即便在教育方式上有所欠缺,也不会全然抹杀掉他们的财富和知识给孩子们带去的种种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