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吗?

作者: 边城飞燕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04:47 被阅读148次
初版于1940年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人很多,读者之一的梁文道就说过这么一句话:

“同一本书,我可以很迅速地,很简略的地读。我也可以很认真,很细致地去读。那么这种把阅读层次区分出来的想法,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边我觉得最了不起的一个说法。”

我完全认同梁文道的这个观点!

在美国的教育界,认为指导年轻人阅读,以最基本的阅读概念来阅读,是最重要的教育问题。

读书是有方法,有技巧的,阅读是需要训练的。我国近代以前的读书人都很重视读书方法,朱熹读书法,张之洞《书目答问》,都是读书方法的总结,展现了中国读书人的智慧。

但是当代中国,关于阅读方法的研究还不多见,科学而通俗的著作就更少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因其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有说服力的阅读理念和方法,足资我们思考和借鉴。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用十句话概括这本书:

1.真正的阅读,是把阅读当做增进理解力的工具(经常阅读的人头脑更清楚);

2.主动阅读包括:知识阅读,增进理解力阅读和学习式阅读;

3.阅读有四个层次,从浅入深,也互相交错;

4.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重点,这在阅读前就要了解;

5.阅读时,你需要的阅读辅助工具;

6.读书笔记记录的是阅读中遇到的基本问题;

7.读书笔记和三种笔记法;

8.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9.阅读可以提升阅读能力;

10.阅读提高学习方法,带来心智成长。

关于第七句的三种笔记法,分别为:结构笔记—书的框架;概念笔记—核心概念;辩证笔记—不同观点。

细述第八句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梁文道言:“这种把阅读层次区分出来的想法,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边我觉得最了不起的一个说法。”

首先,基础阅读不只是“识字”,还需要抓住文字的意思。在母语阅读中,基础阅读的水平,对应着文化程度的高低。

其次,检视阅读是略读(skim),是快速抓住大意,要注意形成整体印象。

接着,分析阅读是把自己替换成作者,从书的类型,书的结构,重点篇目,写作意图等六个方面了解一本书。

最后,主题阅读是带着目的阅读,找到书中有助于解答自己疑惑的信息!有的时候主题阅读可以把很多书连贯起来。

关于第八句中的检视阅读,书中有这样的文字:“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四种阅读层次,四种不同的读书法,现在对于不同的书,休闲的,专业的,考试的,经典的,会针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书法了吗?

再问问自己:你欠缺的读书技巧是什么吧?

略读(skim)?

读书笔记?

找出书的框架?

找出核心概念?

主题阅读(围绕主题的读书)?

我清楚地明白我欠缺的读书技巧是哪一个。

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吗?认同梁文道的观点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孙小青:就羡慕你这样的,读完一本书,能够分析总结。
    我心里也想,就组织不好语言,表达不出来。
    边城飞燕:@孙小青 练练就好了,都是从开始写不出话,到慢慢能写一些。提笔写吧
  • 教学平台杨教授:支持一下,消灭零评论
    教学平台杨教授:@边城飞燕 不谢,都在简书上写作,应该相互支持
    边城飞燕:@教学平台杨教授 谢谢您

本文标题: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gs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