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被自己的某一部分所困扰?比如喜欢一个人独处、或对细节在意。这些部分常常遭到周围人的“善意劝告”:多个朋友多条路、死抠细节太钻牛角尖等……包括你自己,也觉得是不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
于是,你反复的在“改变”和“不变”中徘徊,犹豫不定。
如果是心理咨询师,会给出一个二选一的答案吗?
李松蔚老师在《和解:用允许不变的方式促成改变》中给出了第三种选择。
变与不变,都是你的自由选择
抛开外部的杂音,只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无论是改变,还是不变,都是基于自己内心所做出的的选择,同时愿意承担对应的结果。变与不变,不是绝对的,而是你可以随时改变的选择。
理解你的不变
对于“不变”的状态,外人可能会看到种种弊端,而没有看到它给你带来舒适感。理解你在“不变”中的获得,而不是强行要求“改变”。
接纳“不变”,再去理解“改变”
当变与不变都是你的自由选择时,你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或情景,选择自己的改变或不变。比如喜欢独处的人,对于没必要的邀约统统婉拒,节假日和亲人的聚会努力参与。这就是同时接纳了“不变”与“改变”,让它们变成普通的选择,而不是对立的二选一。
总结
我们对自己太苛刻,总是希望自己更好一些、再好一些,于是,我们的目光总是落在不足的地方,渐渐忘记自己本拥有的美好、忘记理解和拥抱。
接纳不那么好“现在”,才能去开拓更好的“未来”。不要因为外界的声音勉强自己改变。怀疑自己的时候,对自己说:你有“不变”的选择。
本系列是《和李松蔚学心理咨询20讲》图卡更新。
我是用知识卡片让学习简单快乐的瑶瑶~关注图卡、关注我,让这条路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