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基础知识深度解析(二)

交互设计基础知识深度解析(二)

作者: 道全安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2:46 被阅读0次

在深度解析(一)中,我们主要解决了交互设计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交互设计的流程问题,让大家明白交互是怎么做的。

第三章  交互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一道菜怎么做,有它的菜谱,菜谱告诉了我们做菜的流程和方法。比如打开西红柿炒蛋的菜谱,就可以发现这道菜最重要的流程就是先炒鸡蛋再拿出来,然后炒西红柿,再把鸡蛋放进去,而方法就是比较常规的切菜、打蛋和搅拌了。那么交互设计有没有这样的“谱”呢,打开照着一步步做下去,就八九不离十?当然了,任何复杂的事其实都是有谱的,我们都要学做靠“谱”小青年哦~

那说到设计的流程,大家学过一点设计的同学应该都可以脱口而出很多著名流程了,比如英国设计协会的“双钻模型”、谷歌的“设计冲刺”、阿里的“五导家”等等,都是属于方法轮类型的流程,较为抽象。而信息架构>用户流程>线框图设计>原型制作之类的,就属于实操类型的流程,直白但没什么内涵。设计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什么KANO模型、用户体验地图、奥卡姆剃刀之类。

这时候,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同学就会非常难受了,到底哪家流程最强呢?以及那么多方法,应该什么时候使用呢?

对于谁最强的问题,笔者也没有答案,不过通过我深入分析和思考,发现这些个流程其实都有共通点,而且根本不用那么复杂,归根结底的话,对于完成设计最重要的其实永远都只有三步:

前期研究、设计输出、验证迭代

而那些乱七八糟的方法,都可以对应到每个阶段当中。可以毫不谦虚的说,这三个步骤适用于一切设计,不光是互联网行业的交互设计、UI设计,也包括平面、建筑、室内、环境,只要是设计师存在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这三个步骤做设计。

有的同学可能会怀疑了,这也太简单了吧?其实只是看着简单,要真的做好的话,每一步都需要好几年去锻炼!那我们就具体来说说这三步里都有啥。

阶段一:前期研究

这一步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略并且做不好的,他们喜欢上来就先画图,就算知道要研究,也不知道如何入手。

那到底研究些啥呢,通俗点来讲,前期研究主要就是明白你到底在干啥。门卫有三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研究也有三个哲学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

所以这一步主要就是了解背景以及定义问题,不然我们做设计就会变得盲目,最后做出来才发现并没有解决问题,那设计方案就废了。举个例子,如果你给一部电影做海报,那前期研究这一步就得好好了解这部电影讲了什么,如何通过一张海报体现电影的精髓,而且这些你不能私下思索,得跟电影出品方深入沟通,看他们想表达什么,喜欢什么样的风格等等,如果你自己的理解跟他们的相同,那皆大欢喜,如果不同,那就要按照他们的意思来,毕竟是商业设计嘛。所以这里面门门道道还是很多的。

如果是交互设计,在这一步就得深入了解项目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方向。比如:“公司为什么做这个项目,能带来什么价值?市场上同类产品表现如何?这款产品是为哪些用户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是改版项目,还需要了解当前版本数据表现如何,用户反馈如何,有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前期研究的方法:

前期研究的方法很多,而且大多是从别的领域拿来的。比如用来了解外部环境的“PEST模型”(没听过的自行百度),就是从商学领域拿来的。还有用来分析用户需求的“KANO模型(下图)”,用来了解已有用户体验问题的“用户体验地图”等,都是不错的工具,大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KANO模型


前期研究的产出:

前期研究主要解决业务目标和设计目标的问题,所以产出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是新项目,可以是市场分析报告,竞品分析报告,商业机会分析,用户研究报告等等。如果是改版项目,可以是数据分析报告,设计问题总结等。

阶段二:设计输出

这一步应该最好理解。当第一个阶段完成,我们知道了要干什么,往哪个方向走,所以现在就可以真正开始做设计了。

具体来说,对于交互领域,这一步主要包括信息架构设计,流程设计和界面设计。

设计输出的方法:

交互设计的一大堆方法中,大多都是用在这一阶段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卡片分类法”,就专门是为了解决信息架构的,还有常见的“任务分析法”、“场景分析法”,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流程的问题,而你们熟知的“F型视觉模型”、“费茨定律”等,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好界面设计。

卡片分类法

设计输出的产出:

这里的产出大家都比较熟悉,做完信息架构会产出脑图或者树状图,来体现产品能能框架;用户流程图就可以用来展示操作流程;线框图就可以表现用户具体见到的产品形态与交互方式。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需要,还可以产出页面流程图、可交互的原型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阶段,可能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通过下一阶段进行比较取舍。

阶段三:验证迭代

虽然经过系统的分析找到了问题,并根据正确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功能,但是并不能保证当前的方案已经完美,好的产品都是慢慢打磨出来的。

所以这一步就需要对于之前的设计方案进行客观性的验证,看是否符合用户需求与业务需求,是否能够解决第一步中定义的问题。实际情况中,有时候是线上看用户使用情况,有时是通过原型做测试,这都属于设计验证。

比如某个APP,我们做了两个版本,一个是首页底下有TAB Bar,分为四个标签,就像微信一样,用户可以方便的到达四个主要板块;另一个方案是抽屉模式,用户可以点击左上角的按钮,向右打开导航。在没有真实使用者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很难判断那个方案更好,所以我们就可以用两套原型做用户测试,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与反馈,根据测试结果决定使用哪个方案。

验证迭代的方法:

一般使用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或A/B测试(下图)等方法,看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然后快速迭代,使产品逐渐完善。

A/B测试

验证迭代的产出:

此阶段产出可用性测试报告,用户反馈报告等。为进一步改进产品提供方向。

之前也说了,好的产品是打磨出来的,所以验证迭代看似是最后一步,但其实是永无止境的,除非产品彻底下线了。所以这一步不叫设计验证,而叫验证迭代,就是告诉大家验证之后是不断的迭代过程,不断重复研究>设计>验证的过程。

下图便是这三个阶段的总结: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这三个步骤哪个最重要呢?看似第二步最实在,可能大部分人觉得它最重要,但细细思考, 它们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如果做不好第一步,你的第二步基本就是瞎胡闹;如果做不好第二步,那第一步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果做不好第三步,那产品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也就意味了马上会被市场淘汰。所以负责任的说,这三个步骤,做不好任何一步,基本都会失败,毕竟已经是最简化的流程了哈哈哈。


小结:

在本篇中,我们将设计流程简化为三个步骤,并将各种方法对应到这三个步骤中,为大家提供了“靠谱”做设计的简单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到不同的项目类型在各个阶段中有不同的重点,需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盲目照搬理论。(本文完)


待续:

第四章  交互设计基本原则
第五章  交互设计常用的方法论

作者简介:
道全安:大厂体验设计师一枚,毕业于清华美院,致力于体验设计的深度研究与应用。有问题可以加我个人微信交流:ays600

欢迎大家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定期分享设计经验哦~

相关文章

  • 交互设计基础知识深度解析(二)

    在深度解析(一)中,我们主要解决了交互设计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交互设计的流程问题,让...

  • 交互设计基础知识深度解析(一)

    最近有个朋友找到我,说很想系统学习交互,并且花钱上完了一个交互培训班,但是总觉得还是比较迷惑,他基本了解了交互设计...

  • 产品 目标导向的设计过程,你知道吗?

    数字产品的设计过程 交互设计基础知识 交互设计的焦点 :如何设计行为 交互设计借鉴了传统设计,可用性及工程学科的理...

  • 规范的设计流程(二)

    一、交互设计基础知识 交互视觉不分家?初级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项目经理? 未来设计师的发展趋势--->往用户体验...

  • 《交互设计那些事儿》读书笔记(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 交互设计基础知识 1.1 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 交互设计是指:通过系统设计的方法,使人与机器在互动过程中更符...

  • 交互设计

    第一章-交互设计基础知识 1.1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 交互设计:指通过系统设计方法,使人与机器在互动的过程中更符合人...

  • 基础篇

    《SPRING技术内幕:深入解析SPRING架构与设计原理》、《Spring源码深度解析》

  • 记录学习

    只是自己记录学习 深度解析交互设计原则(一)— 格式塔原理 在做UI界面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跟领导和客户说出自己这...

  • 学交互设计要懂什么:交互设计师的知识体系

    先为大家分享交互设计金字塔知识体系: 界面基础知识 界面基础知识包括:控件、布局、流程,即设计稿上可见部分。 1....

  • 实现动画方式深度解析

    实现动画方式深度解析(一) —— 播放GIF动画(一)实现动画方式深度解析(二) —— 播放GIF动画之框架FL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互设计基础知识深度解析(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oh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