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获乎上·明乎善「读《中庸》有感」

获乎上·明乎善「读《中庸》有感」

作者: 彩云飞处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13:52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原文: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在下位的人不能获得上级的信任,就没法治理好民众。要获得上级的信任是有方法的,那就是在朋友中要先有声誉。要在朋友终有声誉,就要先让父母顺心。要让父母顺心就要先反省自己是否诚实。反省自身是有规则的,不知什么是善,就没法使得自己诚实。

一以贯之

和这一段对应的文字是「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它们的逻辑链条就是:

知天--知人--事亲--修身

                            诚身--顺亲--朋友信--获乎上

从精神层面看,知天道,进而明人性,终点是以“诚身明善”来修身。从物质层面看起点是「诚身明善」,进而获得人们的信任,进而获得天下。这与《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样的顺序和道理。

就像一个同心圆,「我」是圆心,最靠近我的一圈是父母,之后的一圈是兄弟姐妹,然后是表兄妹,然后是朋友,再然后是上下级,这些都是我们的人脉,需要从内到外去修正。古人讲「耕读传家」,土地不平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来整理,也就是在耙子的作用下来填补大地的裂缝,那么人际关系的裂缝,需要要在事件中去锤炼;阳明先生讲「事上磨练」就是这个道理。然后我们在人际关系的裂缝中识得自己人性的裂缝,进而去填补。

在社会上也是如此,有了良好的家风,才能有文明的乡风,进而有淳朴的民风;放在家庭里是如此,做父母的能做到慈爱,做孩子的就会孝顺,孩子在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长大,就没有那么多怨气和戾气,亲子关系就会很融洽。

相关文章

  • 获乎上·明乎善「读《中庸》有感」

    原文: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

  • 获乎上·明乎善(二)「读《中庸》有感」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译文...

  • 《中庸》之“获乎上”

    《中庸》言道:“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

  • 2018-05-28

    以行践言学《四书》——《中庸》篇093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

  • 读儒

    读中庸,其然乎?其不然乎? 读大学,其难乎?其不难乎? 读易经,其玄乎?其不玄乎?

  • 何难新闻之客观性?

    读《中庸》有感。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抄写《中庸》时,印象极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43

    《中庸》上舉顏回,引用孔子的一句話說:顏回“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首先,擇乎中庸,就是精的功夫...

  • 读书笔记

    唐浩明:《曾国藩》 《中庸》上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唐浩明, 曾国藩:唐浩明钦定版 (修订老...

  • 《中庸第二十章》之七

    【原文】“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 【中庸2.23】明善诚身

    【正文】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获乎上·明乎善「读《中庸》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pd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