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5-2文王的故事
文王跨进中原
武王立足江汉,为儿子文王「收编中原南端」、孙子成王「争霸中原」铺下扎实的基础:
﹡江汉平原的硝烟止息了,全力发展农业、采掘铜矿,随国等地也发展出昌盛的文明。楚国逐渐富强起来,而且官僚干练(文官体系),部队经过实战磨练(武官体系)。
﹡从申国聘请保申,严格地教育儿子熊赀(文王);又在中原南缘建立了若、蓼两个前哨。将来熊赀可以进一步打通「南襄夹道」,开往南阳盆地。
文王中年才继位,个性却比年轻人更锋芒毕露。号称「文王」,但俨然是个「小武王」,子承父业,用战争实现了历代先人的盼望。
登基的头一件事,从丹阳(湖北西北)迁都到郢(湖北西南,靠近三峡的终点)。郢都在长江沿岸,水路交通发达,方便指挥。文王全心投入战事;至于经济和文化建设,就交给那批能干的技术官僚吧。
文王二年,北上伐申(河南)设县。六年,跋涉四百公里伐蔡(河南)。接下来灭掉湖北的邓和夔、河南的息,踏进中原地区。
十一年,齐国变成中原霸主。文王完全不灰心不妥协,照样在第二年攻击郑国(河南),向新霸主示威。
严格的老师
全心作战却叫「文王」,封号的矛盾折射出人格特质的矛盾。古代不流行血型检验,反正文王根本不必测定,他比AB型的人更像AB型!
「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工作风格和步调反反复覆--有时强硬像挟带暴雷、凌厉像放出闪电;有时诡异像风云翻腾,有时又过度慎重像阴雨绵绵。不牢靠到这地步,幸好政治系统和老师在两边约束他,逼迫他发挥强干,搁置那个阴暗的部分。
有一回乐歪了,得到茹邑的头等猎犬、宛邑的头等利箭,因此冲到广阔的云梦大泽去打猎,逗留三个月还不肯回朝廷工作。后来更高兴了,得到「丹之姬」(丹地的美女),索性终年打猎,越玩越爽快。
楚文王得到头等猎犬、头等利箭,冲到云梦大泽去打猎,三个月不回朝。保申简直要绝望了,只好拿出杀手锏,去云梦找文王报告:「上帝派老臣当大王的师傅,占卜得到吉兆。现在大王有罪,我身为师傅有责任进行处罚!」
文王怎么推都推不掉,只好趴在地席上接受惩处。保申举起几十根细荆条扎成的棒子,轻轻落在背上。咦,这惩罚不痛不痒的,根本无所谓嘛。
保申痛心极了:「小人受笞(读「吃」)只在意痛不痛,君子受笞却感觉受到侮辱。现在陛下竟然不知道羞耻!」学生缺乏礼义廉耻意识,证明教育完全失败了,让老师没脸活下去!保申为国家痛心,又不愿意在殿堂上表演血溅五步,只好换个方式,用跑百米的速度冲出去投水。
文王终于发现自己太可耻了,赶紧派卫士拦住老师,他也赶紧小跑步过去再三道歉。为了表示悔改的坚定,当场处死猎犬,折断利箭,放逐那位无辜的美女。
保申身为楚文王师傅,用笞刑警诫楚文王。严格的大臣
有一次蔡侯(蔡国领导人)被掳到楚营,发现是息侯设下诡计陷害他的,而且跟文王连手诱使他上当。蔡侯不怕死亡和战败,但死有轻于鸿毛,「栽在小人手里」完全没意义没价值啊!蔡侯愤怒到抓狂,开始放声大骂,由于进入歇斯底里状态,一时之间停不下来。
文王没看过这样嚣张的战犯,决定下达格杀令。大臣鬻拳建议,楚国既然希望称霸,就应该释放蔡侯,缔结军事同盟,千万不能开杀戒啊!否则各小国会唇亡齿寒,甚至连手抵抗。
文王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蔡侯太嚣张,还是要终结他!鬻拳冲到文王面前,拔出剑大声说:「陛下不听劝告,楚国要失去盟友了;我不忍心看着国家沉沦,宁可跟陛下一齐死!」
大臣鬻拳以死相谏,劝说楚文王。文王面对这把寒光闪闪的佩剑,终于听进去了。鬻拳砍掉自己的脚表示自我惩罚,文王却奖励他并且责备自己。
充分信任、授权
这样严苛的老师和助手群当背景,文王越来越上道了。不问民族和等级,贤能者只要通过考察就破格提拔,并且充分信任、授权,让他们能发挥。例如俘获了申人彭仲爽,发现是个人才,就请他当令尹(宰相)。彭仲爽感激这份知遇之恩,不要命地拼搏,把边界拓展到南阳盆地。
在这样完美的领导之下,楚国部队训练有素,散发出一股不服输不怕死的气势。军事演习有一个环节叫万舞,这种战舞也只能在楚国举办。上万个战士拿着武器起舞,场上干戈耀眼,杀声震天,冒出一股让人胆寒的力量。
文王充满创意,观察事情不会墨守成规。他听到卞和献玉的故事,那究竟是卞和愚弄先王,还是先王冤枉卞和呢?他不愿意轻率或武断,认为应该派遣人员去调查清楚。最后工匠把那块石头雕琢出来,得到和氏璧,洗雪了卞和的冤屈。
卞和献玉严格的守门人
文王14年,巴师(重庆部队)袭击楚国,这时已经国富兵强一阵子了,螺丝严重松散。头一站权县宣告弃守,接下来沿路各要地的设防也都不能看,巴师彷佛进入空城,长驱北上,不久就进逼郢都。
彭仲爽这批杰出的将领已经过世,文王亲自率领部队去迎敌,在江陵(郢都郊外)大败,率领残部退回郢都。战败的将领有罪,守门大臣鬻拳根据惯例拒绝打开城门。
文王跟这些严格的大臣长期相处,知道不必指望他们放水了。只好摸摸鼻子,掉头去攻打黄国(河南),争取将功抵过。
这回记取轻敌的教训,谨慎地规划、作业,果然击败黄师,总算能回到家乡啦。盛夏七月天,在南来北往的征途上赶路,行程超出体力极限。郢都已经在望了,文王却罹患急病去世,马革裹尸地回来,鬻拳在办完葬礼之后自杀殉葬。
文王喜欢戴野羊皮帽,它叫「獬冠」、「切云冠」(高帽子),特立独行地耸立着。文王的努力让人感动,不少楚人戴切云冠表示记念,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流行;屈原更坚持成天戴着。进入汉代,这顶高帽子竟然演变成执法者的正式礼帽。
楚文王战败,大臣鬻拳拒开城门,逼文王再战打败黄师。后记
放下阴暗,发挥个性里的长处
在华北的威胁之下,华中势力渐渐茁壮起来了。武王知道时不我予,终身惮精竭智地朝目标奔跑。这种人怀着忧国忧民的压力,风格急躁,过度重视进度和效率,在奔跑的途中往往会误伤某些人,受到反弹或报复。
文王也具有危机意识,但心里的黑暗牵扯着他,非得要到处寻找,直到发现一个适合自己的立足点。这种人被内在的风风雨雨牵扯,看起来阴晴不定,而且拖延到马齿太长才能出发。由于已经习惯摸索了,在途中仍然会不定时停下来摸索一阵子,制造一些停格画面。
身边的人都跳脚甚至灰心了,只有上帝了解他们,鼓励他们放下那个阴暗的部份,发挥个性里的长处。
武王按捺住心里的急躁,放弃再一次冲到南阳盆地去玉石俱焚,改用稳扎稳打的「波浪式推进」,让「立足江汉策略」成为事实,在华中地区建立起一个经济军事强权。
文王抛开心里的风风雨雨,告诉自己不要再摸索了。他投入战场,带领楚人往华北踏出关键性的一小步,收编了南阳平原。
武王充满干劲,鞠躬尽瘁地工作,在半个世纪之间激励全国军民同胞,为共同的前途打拼。文王充满创意,能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掌握本身的优点和敌人的弱点,创造或把握住机会,在敌人想象不到的时候出奇制胜。
武王自动自发地鞠躬尽瘁,文王被督促着鞠躬尽瘁。几个世纪以来,楚人努力地替自己争一口气,现在快要扬眉吐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