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人,为什么不写感情生活。她说,就是不要写。我觉得好笑。后来我明白,她是没经过真正的情,始终冷静站在那里,没经过烈火油烹,那怎么会懂。那不写就是对的。讨厌丑化男性,同样美化也不行,这世上就是有那种极度温柔的男人,或许只是刹那,事后也云淡风柔,待人接物看待世情皆不同。见过太多干枯至极女性的人设,就是一种人偶,说话做事仿佛秉承什么样的内容规则需要传递,丝毫没有肆意汪洋的本来。可知人为何会抑郁?因为没有遵照本性。我受过诸多情伤,从身到心,但是不后悔,我喜欢爱接近情,喜欢那种感受被浸润,即便那些伤害有各种元素,将我成为我自己看到的也愿意成为的柔软心。
我基本来说是不婚主义,独身。我写东西很注重内部的寡里的浓郁,烟雾缭绕,伤心很多时候比起伤身,后者是真枪实弹的需要痊愈。如今也还有后遗,没常识是一方面,相信爱,也是一方面,母性毫无保留的情感认为会发生在男性的身上。的确也会,在影视小说总看到,颇喜欢虹影笔下的《上海王》中的男性角色,每个都不一样,电视剧中由钟汉良扮演的那个最喜欢。或许,他的在意就是无法突破自己,有点《胭脂扣》那意思了,十二少和少女杜拉斯渡船上的中国情人,相会的刹那又有什么区别。作文到头来是为自己的心,否则是会很伤心,这句话,大意如此,介绍李碧华的文中看到,深以为然。她真的是很心细那种女孩会靠近的作家,不像亦舒的都会女郎,张小娴则游离在外,小的时候啥时候看,能找到的就看,没有门类,何况经典,都是摸不到的,放在眼前也没头绪。不怎么会为自己做主,不知道去书店选择什么,来一句,妈我就买这本了。害怕这么说会伤人心,不听话,有主意;其实就叫有主见。
有意识让自己停下来后,首先是面对迷茫期,然后就是发自己的声,东北文学看起来是不错,但不是女孩哲学,女孩也没啥哲学,女孩就是女孩,为自己也好个人英雄主义也罢,让自己觉得舒服立足在这个世界是非常重要。以前闲杂书本经常乱翻身心都自在,后来工作后感觉又不同,人有些钝,大家赞成熟恨不能立马就改,才不要那样。那是世俗圆滑心无所想了,不是我喜欢的人生,发自己的声音能不能走出去,是挺多年的大困惑,害怕老了孤独死,到如今也没完全处理它,但是能够和平共处了。因我又开始乱翻书了。
昨天突然好奇张艺谋的电影脉络,网络搜索一翻,有收获,每个作者都是将上一次的好的东西放进下一个作品里,意为完成。他也有求索阶段,在我看来就是以《影》为分界的以前,黄金甲都算是探索发现,包括《归来》,虽然很好,是我喜欢的类型和感觉。作品就是讲感觉,有时没多少道理。具体的说,需要多看点理论基础,很喜欢这种无限乱翻的感觉,还看到止庵的讲张爱玲文章的书,基本上对我而言就是华丽丽的在开书单,哈哈,我赶紧记下来并划线,赶紧再去找。
今天搜到了《古今大战秦俑情》感觉备受震动,一片哗然的内心状态。开始看李碧华的原著小说《秦俑》,在《青蛇》里的第二篇,当时看了一些没有看完,这次真有被打动,喜欢才能够专注,越发觉察到。那种水开始流动不停的感觉了。我感谢我自己给自己这个机会,没人阻碍我的路,我始终和我自己对立战斗并统一,向外,保持柔顺流动。我自然也懂不写情的,不擅长就可以了,天性就是对于另外一些事感兴趣。其实人类好奇怪,非要专门擅长写情的人关注时势英雄,真是没奈何,喜欢就自己去找合适的去读去看嘛。不写情也是同样,到底是我的疑惑并非强求。将视野打开无限看出去是无比快乐事。
不用证明什么,人家说什么也不就是什么,多半是不解的同时你还身在那个位置,他就得找到一个方式试图解剖你,解析,嗯。实际呢,就是不懂。情不情,终是自愿的。人们应该看出去,彼此给于鼓励是自闭阶段的小游戏,是孤单,但也不是那些问题,开阔的时候做什么都有趣,随便地讲讲也就是一篇文章。不论成否文章,心胸都开朗也放下。
自己没那么重要,而坚持写情之本质与变化,是我天性灵感与能量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