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情

作者: 闲斋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9-26 08:42 被阅读0次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故事也记不得是多少年了,反正是唐玄宗年间的事。

    是夜,长安城一片月色轻胧,万户捣衣声和着一阵婴啼,城南王府喜得一女。

    虽说母凭子贵,又何尝不能说子凭母贵。也怪这位王女的生母郑氏,只不过是王府的歌姬,说白了,出身低贱,命不好。好在郑氏生得俊秀,女公子也清丽可人,母女甚得王爷喜爱。

    可惜好景不长,刚盼到出头之日,王爷就薨了。

    百姓常言,最是无情帝王家。

    两个出身低贱,无依无靠的王府家眷无非是无名无分,被扫地出门。自此,郑氏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儿流落街头,待细软用尽,兜兜转转,回到坊间,重操旧业,这一待便是十六年。

    年方二八的郑氏女,生得明艳动人,又经调教,在长安城可谓是当红歌妓。难怪坊间流传着:

    郑氏有一女,芳名未可知,其貌闭月华,通文善歌舞,清歌压群妓,一舞动长安。

    可怜天下父母心,郑氏可是个明事理之人,要求女儿只做“清倌人”,卖艺不卖身,惟愿女儿有朝一日以清白之身嫁与良人。

    所谓,良人可遇不可求,可郑女却求得了一人。说来也是,自古书生最多情。这位良人也乃一介书生,可不是普通书生,写过不少诗,感怀战争、人间疾苦,诗篇还颇有名气,算是一位诗人,写惯了磅礴大气的边塞之事,小情小爱也就不值一提了。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小娘子看过书生的诗文,顿生仰慕之情。应是她自小身世坎坷,吃过不少苦头,自然对书生字里行间传达之情感慨颇多。于是她四处打听书生消息,二人最终得以相见。

    后来郑女才得知,原来此时的书生已是状元及第。他却也不嫌女子的身份卑微,二人谈诗论史,忘乎时辰,临别时互诉心意。郑氏得知也十分满意,后让二人以红烛为媒,美酒为约,立海誓山盟。此后二人出入同行,与寻常夫妻一样,用吃住,共枕入眠。转眼一年即逝,书生升了官,准备回乡探亲而后上任。

    悲莫悲兮生别离,书生这一别,于她来说变数重重,书生察觉到她的忧虑,于是再三盟誓:明春三月,迎取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执手相看泪眼,无奈终须一别。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话说,这书生前脚回家,后脚又另觅良人。两方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尽管书生也曾提及长安城的佳人与誓言,但再美的佳人、再重的誓言,也抵不过官家女子对仕途的帮助。于是,书生将人生两大乐事都享受了遍。也不知,他在洞房花烛夜里,是否梦到,长安城中,那位苦守着一纸诺言,夜夜难眠的娘子?

    于是,半年、一年过去了,郑女思郁成疾,卧床不起,等风等雪却始终等不来心上人。

    后来,书生与舞女的事传遍京城,人们都怨男子负心,可怜了女子。待到书生回京办事,好巧不巧,被一位侠义的道士绑了送去女子住处。

    别时佳人音容在,再见已是朱颜改。

    卧床的女子颤颤巍巍起身,愤怒地嘶吼着,泣不成声,想发泄什么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放过他? 不,就算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也要让他惶惶不可终日,让他悔恨终生。

    于是,她在临终前给了他最恶毒的诅咒:“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徵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言毕撒手离去。

    蒲苇韧如丝,磐石却转移,此间相决绝,黄泉不相见。再坚贞的誓言,没了心,终究变为恶毒的咒怨,让人饱受折磨。

    后来,书生怎么样,我不知,亦不想知。我只知道这女子姓霍名小玉,书生名为李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dg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