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旅行基本上是一场神话之旅,因为这里有很多的神,特别是很多神以动物的形貌为相,很容易就能猜到他们具有的神力。这里文明的演化也与这些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尼罗河谷地有三大神殿区:埃斯那、伊德夫和康翁波,走进这些神殿听到的故事跟希腊神话很相似,无非是关于爱恨情仇的纷争与背叛,还有各种复仇故事。
穿过那些石柱,看到那些希望自己永生的法老们绞尽脑汁的希望拥有神力,然而神和人一样都有着自己的欲望,也会在追求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所有的烦恼都源自得不到,或者是害怕失去。那些雕刻在神殿上的图案与文字,几千年来讲述的真理可能人人明白却难以做到。那些顿悟了的灵魂去了天堂,而征战仍然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神殿之中的宁静氛围与外面的嘈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小时候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里看到了很多埃及的名胜,坐一次游轮沿尼罗河行进体会古老文明如何从这里发源并且辉煌。大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规律,在人们看来定期泛滥的河水伤及了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要去神殿祈求护佑,然而正是由于水患,才使这里的土地极其肥沃,养育了他们。
如今这里不仅风光美丽,沿岸还有着极繁荣的商业。“永不腐败的乳蜜美酒蔬果之川,每次靠岸下船就可以看到市集的蔬果干货、肉品、香料、精油、衣布、织毯、陶瓷、饰品、手工艺,还同时闻到咖啡、沙威玛、烤鸡、面包、水烟、丁香、辣椒、豆蔻、番红花、肉桂阵阵浓郁的香气……”尼罗河的魅力大概就在于这些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过的气息。
去埃及必看的两大博物馆都在开罗,一个是孟菲斯博物馆,另一个是埃及博物馆。前者建于公年前1700年到1400年,主要是看斯美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以及室外的狮身人面像。埃及博物馆在开罗的市中心,1902年完工,是由法国设计师马塞尔·杜尔尼翁设计的,砖红色的外观,鹅黄色的挑空双楼,整个建筑是新古典主义风格。这里的藏品有20多万件,贯穿了埃及4000年的历史,书写了大河文明的绵延。
埃及用的象形文字,其中有大量鸟图式,有位作家曾经把这些象形文字称为“鸟的文字”,传说中所罗门王懂得鸟语,在王族之间流传也称为神的文字,埃及人相信这些文字有护佑的发力,能够穿越时空。他们觉得自己是人类的起源,这片土地也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一直很自豪,然而曾经高度发展的文明也成为了阻碍他们进步的绊脚石,而这也几乎是所有的文明古国停滞不前或者发展缓慢的问题。如今的埃及人看到了越来越多世界的改变,他们可能也很希望神能带领他们能够开启新的盛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