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入了一个牛逼的微信群。群规则如下:
12月26号起,1月15日止,计21天。
这21天须不间断完成21篇足千字的文章。
如间断1天,罚款100元。
如间断3天,直接退群,罚款不退。
罚款的钱,会以红包形式发给坚持到底的小伙伴。
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很多东西会有一些感触,但是没有良好的结构和深度,就不敢落笔不敢发出来。这样的我加入了这个群,脑子是不是有病?现在就说说为什么我敢,凭什么我敢。
一、吹牛倒逼输出
Scalers提出了一个很火的词,“输出倒逼输入”。
人们总以为单词背的多了,英语就好了,所以一直在背单词。
人们总以为看书看的多了,写作就好了,所以一直在看书。
然而没有把英语操练起来,没有把写作操练起来,没有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也许有一天连输入都停止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本能的逃避痛苦,逃避未知,逃避不确定,本能地想呆在安全的舒适区范围之内。所以才有那么多想了很久却一直没有行动的事,我就是这样。
吹牛,对于我来说行之有效,我先计划好自己要做什么,然后把这个计划在一个微信群里公告天下,做不到我就发红包。每天倒逼自己努力,一开始会有抗拒感,发过一次红包后的懊恼,和稍微看到点进步之后的喜悦都会督促我不断进步。
是的,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让我一个人在心里计划,我可能会偶尔偷懒,吹牛就可以帮我养成习惯。
所以坦白讲,我没有想好21天的写作计划,但是日更是我的2017年目标,我愿意从现在开始尝试。先从吹牛倒逼输出开始,否则等我输入足够多,写作计划制定完备,牛都老了。
二、抓住陌生的新鲜感
我喜欢那种陌生的新鲜感,而这种感觉的保质期往往很短,只要稍微一熟悉起来,就再也抓不回来。
比如说旅行,对于城市里建筑风景,花花草草,行走的人们都会充满了好奇,带着探索的心情,像个初生的孩子一样睁大眼睛去张望这个全新的世界。
比如说学习,我最喜欢的是,一个新知识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老问题的那一个瞬间,正正好好的顿悟瞬间,充满了进步的喜悦。我会害怕太快掌握了新技能,而忘记当初是怎么无知的。正是从无到有的那个过程,最让人开心。无的时候很无知,并且很惶恐。有的时候容易自满,甚至会嘲笑无的时候的自己或者别人。正是有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才能深深的体会到得来不易,相当于给无知和有知架起了一道桥,千万不要过河拆桥,以为你原本就是有知那一边的。
比如说结实新朋友,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也许因为一个偶然的连接而有机会相识。然后我们试着从彼此身上寻找更多的连接以增进了解确认关系,这个过程同样是好奇的探索。
所以我想,一是随时记录,珍惜陌生的新鲜感那个瞬间,转瞬即逝,在每一个渐悟的当下,记录成长的脚步落地的声音!这也是我敢输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是,时刻保持对于未知的好奇,不要陷入木讷与满足。生活的环境,学习的知识,相处的朋友,一切都在变,不要急于下个结论。我看到的只是我眼中的今天的我和世界,明天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
三是,做一个随时发现新鲜感,随时创造新鲜感,随时给予新鲜感的人,生活和自身都会有趣起来,不要忘记感受成长过程本身的痛苦与快乐。
三、最小化可行产品
一直有一个问题很困惑,觉得自己的内涵太少,没有可以拿来卖的东西。这种感觉没有带来正面的影响,让我去不断输入,反倒带来了负面的效应,那就是没底气去做,担心做不好。在担心和犹疑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
读采铜的《精进》其中关于最小化可行产品这段,给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
人生就是一场创业,如果总要等到产品成型了再发布出去,那么还没等发布,这个产品应该就落伍了。而如果提早的发布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让这个产品在市场(现实)中进行检验,就会知道这个产品是不是有需求,是不是对人有帮助,是不是哪里需要提升,是不是产品该升级或者砍掉。
如果把人比做成一个工厂,那么产品应该是这个工厂的特色技能的产物,所有输入的原材料在工厂进行综合的化学反应,既有消化吸收的过程,又有提炼升华的过程,最终售卖的产品带有个人品牌的烙印,这个产品是对他人有益的,并且当这个产品、或者这个品牌、或者这个工厂被人提起的时候,人们会想到这个人。
当习惯于做好准备再开始的套路之后,就会永远做不好准备,永远没有开始。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麻蛋,让鼻青脸肿来的更猛烈一些吧!在做的过程中,思路会更清晰,视野会更开阔。
四、批评才是最有效的信息
之所以不敢开始行动,对于我来说挖一挖原因,坦白说就是害怕失败、害怕批评、害怕他人的眼光。只有deadline在那里摆着不得不交付的时候,才会硬着头皮不管是好是坏的完成。其实结果不见得好,但是做总比想要好。
那些扭扭捏捏、迟迟不愿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的人,内心中害怕批评,害怕反对声音的出现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在别人面前而被攻击和嘲笑。于是这种惧怕就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在《演讲之禅》里面斯科特·博克顿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演讲结束之后,要尽量多的搜集有价值的反馈意见,如果一个人说不错,你也要问他,那么你认为我在哪里可以进行改进呢?真正有益于提升的就是批评意见了,那些敷衍和假意的表扬对于除了提升自信之外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好处。
对于别人的批评意见,如果是一种信息,那么信息会是有用的,从另一种角度说就算是一种评价,这个评价也只反应出对方认知世界和你的态度,并不反应出你这个产品是什么样子的。
嗯,我想记录一下成长的瞬间,我想发布最小化可行产品,我想收到更多的批评信息去调整我的产品,我不想等一切准备好了再开始。所以,我敢以吹牛的形式倒逼自己输出21天的千字文。你敢吗?
我是简小静|简以驭繁 静以制动
关键词:读书|思考|摄影|早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