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瑟
学校东边有一家米线店。那里的米线有大块的牛肉,有鲜香的汤汁,有细长洁白的米线,让人垂涎欲滴。
求学的日子是清苦的,每天除了打半份土豆,就是包子烧饼,总之是越省钱越好。所以,生活简单直白的如同白开水。
周末的时候,一个宿舍的姐妹一起去校外的澡堂子洗澡,洗完澡逛完街就会去那个米线店里去吃米线。
这个在街角的米线店并不起眼,招牌上“过桥米线”几个蓝色的大字在白底牌子上,室内暖色的灯光让人觉得很温馨。实木的桌子并不大,我们宿舍8个姐妹坐了两桌。米线并不贵,5块钱一碗,但是对于当时穷学生来说,还是要咬着牙才能吃得起的。
来自河北的我和来自山东的梅是平时最节俭的,即便是我们再喜欢吃的东西,我们也是很理智地拒绝。后来室友梅想了个办法,我俩合伙买了一碗米线,然后拿了一个空碗,分成了两碗,又给老板多要了点儿汤。
虽然吃不饱,但是每个人碗中都有零星的牛肉。每一口吃到嘴里都是慢慢地咀嚼,唯恐会错过每一秒感觉的机会。将米线用筷子挑起,缓缓送进口中,唇舌搅动,久违的美味顿时充满了口腔,一口热乎乎的汤汁喝进去,顿时胃肠舒展,额头细细密密的汗就出来了。
我和梅虽然每个人只吃了半碗,但是却很满足。在学校里,我们会买干面条在暖壶里冲着吃,通过面条在暖壶里与沸水充分作用,把暖壶里的开水倒掉在冲上,1-2次之后,面条就熟了,拿出饭缸子,将面条一股脑倒进去,再做一个汤汁,伴以酱油醋和葱花,一碗手工挂面就做好了。
口中咀嚼着自己亲自做的面条,心中想的还是那天吃的半碗米线的滋味。
在月底那些难熬的日子里,我们就美滋滋地吃着这样的自助泡面,度过了那些清苦的日子。
现在想想,物质上虽然单薄,但是精神是愉悦的,我们在音乐声中作画,我们在大自然中写生,我们在号角声中起床,在熄灯铃声中入睡。
许多时候我们回忆过去,是因为那里有最单纯的自己。如今我们谁也不会买不起一碗米线,但是我们却吃不出当年那种美味,也没有了当时那种心情。
多年以后,我和梅都成了一个会做各种美食的妈妈。我们会给家人做各种美食,也会给儿子讲自己当年的许多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