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复杂问题,而且是个超级复杂问题,我从来都知道。听了昆明丑小鸭学校詹大年校长的讲座之后,我才明白我的所谓知道,只是知道了一点点皮毛。
身为教育人,没有人想陷入教育的忙碌、琐碎、无序、疲惫中,都想过一种理想的、有价值感、成就感的教育生活。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教育见翘楚朱永新教授为我们打造的美好愿景
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是“问题还是他爹”、家庭教育专家詹大年校长为我们规划的一条清晰可见的实操性经验。
极其有幸能打开“校长智库”,聆听詹张校长《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讲座。
詹校长一开始举了一个身处重点高中高二年级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案例。
依据案例,他透过表象看实质,抽丝剥茧出单亲家庭存在着两个不完整: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不完整。结构不完整一目了然,但后一点往往被人忽视。詹校长谈到家庭功能不完整时一口气列举了生产、生育、生活功能,赡养、抚养、休闲、娱乐功能,保护、发现、教育功能,而这些功能恰恰是帮助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条件。
这样的孩子(单亲家庭,缺少完整的情感抚慰,缺乏安全感,敏感,脆弱,自卑)因为在重点高中,学习压力又大,很难在学校找到情绪宣泄口(也不敢在学校随随便便宣泄各种情绪),就回到家中打骂母亲(这可能是他唯一能依靠的救命稻草),砸东西,甚至要离家出走。这样就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解体),甚至是孩子人格的分裂(解体)。试问,这种情况下的母亲能不焦虑,能不痛不欲生吗?
他又举另外一个例子:孩子在学校因受批评而跟老师对着干,后发展到老师赶他让他转学。
这种情况很常见,需明白师生关系对立是从哪里开始的,学生的情绪问题没有得到关注和解决。若老师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关注,就不会出现主体尊重的缺失问题(詹校长不愧是专家,能一下子看透现象背后的本质,学生被忽视,可不就是主体尊严缺失了么)。
学生受到挫折会出现情绪问题,需要找一个发泄口,比如会抄起杯子就砸了,杯子是无辜的,只是被当做了替罪羊。和老师对立,也无非是学生想要宣示他的主体存在(需要被看见),孩子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
一般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孩子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屈服(不得不做一个 卑躬屈膝无可奈何被动承受者),一种是包容(做一个主体承担的接受者),此时家长若不理解孩子,给孩子错误定位为承受者,孩子就会越发对抗老师(因为他没有得到共情,没有得到理解,越发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以上两个案例折射出的问题就是——
1.
我们的教育缺少儿童视角,只有成人利益。
为啥这么说?
家长被孩子搞得痛不欲生,却没有思考孩子的痛苦在哪里,根源在哪里,不是先想着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关注自己的利益(脸面)——孩子不想上学了,就因此而极度焦虑;孩子成绩不好了,就会着急上火,背后折射出的是影响了我的利益,说明我不会教书不会教育孩子。这都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影响而焦虑而痛苦。
还折射出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2.
以培养“人才”的模式培养“人”。
教育不止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
很多情况人们眼中只有人才没有人。那这样一个日益更新的时代,人才可以淘汰,人却不能淘汰(这是泯灭人性,和人为本相背离的),毕竟都是父母的孩子,手心里的宝。
眼中只有“人才”就容易忽视孩子的存在,侵犯孩子的利益,忽视了此时此刻孩子人身的需求。
想一想,多少个家庭中、多少个课堂上,这样的事情都在于以不同程度、不同版本在上映着,后背在发凉,心在滴血呀!
若不是有幸听到这样的讲座,还在一地鸡毛中忙得晕头转向而摸不着北。
詹校长接着拨云见日,指出——
3.
教育不管怎么变,教育的对象不会变,还是人;教育的主题不会变,为了满足人的发展的需求;教育的原理不会变,还是关系生成,教育发生。
不管教材怎么变,教育怎么变,教育的环境怎么变,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如果忽略了这样的前提,孩子们作为个体的痛苦,个体的彷徨,个体的困境,就可能淹没在群体里面,问题学生就容易产生了。
我们平时只看到结果——这个孩子出问题了,却不知道追根溯源,看看过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还妄想着简单粗暴的以为杀鸡取卵就万事OK了。
悲夫!
詹校长说问题学生既不是道德品质出了问题,也不是行为习惯出了问题,是因为不当的教育让孩子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关注被解决,以至于出现抑郁情绪抑郁状态甚至发展成抑郁症!实际上这部分孩子才是弱者!他们是泯灭个性化教育的受害者!
这是振聋发馈的声音,这一句句敲击在为人父母为人师(更有布局规划教育的相关部门人员)的心坎里。
报告才听了1/3,我已经深切明白了的詹校长为什么被称为“问题孩子他爹”,这是真正爱用身去爱、用心去爱、用灵魂去爱孩子,真正的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呀!
我也越发明白了,平日里除了兢兢业业低头干活之外,更需要这样抬头去看、去听一些专家大咖们拨云见日的点拨。
Ycy207--15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