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幼儿园里有一个小主持特色课程,每周一节课,教孩子们一些儿歌、绕口令、古诗之类的内容,配合着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形式比较活泼。一节课的内容相当于一个小节目,孩子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
昨天放学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帮助孩子练习、巩固当天教的绕口令。我打开教材一看,是《扁担板凳》,这可难不倒我,当初考普通话时我把好多绕口令都练得滚瓜烂熟,其中就包括这首。
我先让儿子自己念一遍我听听。他张口就念:“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板凳……不,扁担没有板凳……”我笑着提醒了两句,但是后面几句他依然搞不清楚,扁担板凳,到底谁长谁宽,谁要绑在谁上面,他一头雾水:“妈妈,扁担是什么呀?”
这一问我才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他不认识这两样东西,当然也不清楚它们的特征和区别。我得先让他认识扁担和板凳。
板凳好说,我们家的教室里就有几条,当初买课桌时一起买的。他爷爷家里坐的也都是板凳,我把他带到教室,指着板凳告诉他:“板凳是木头做的,作用嘛,跟椅子差不多,都是用来坐的,只是坐着比较硬,没有椅子舒服。”
他说:“我发现了,板凳比椅子长。”我立马鼓励他:“对!你还发现了什么?”“它跟椅子一样,也有四条腿!”“太对了!”
扁担就有点难描述了,家里没有这东西,我说:“爷爷家和外婆家都有的,就像一根扁扁的棍子一样,用来挑东西的。街上那些挑着菜卖的,肩膀上的就是扁担。”
他努力思索着:“挑菜?不是用手就可以么?”说得我哈哈大笑:“不是‘挑选’菜,是挑着担子,挑着很多东西!”怕他又问“担子”是什么,我赶紧拿出手机,搜索用扁担挑担子的图片,指着图片里的扁担让他看。百闻不如一见,这下他终于知道扁担是个什么东西了。
再跟板凳一对比,他就知道板凳比扁担宽一些,扁担又比板凳长一些。再念绕口令时就顺溜多了,这应该算是理解记忆法吧!拍好视频发到班级群里,才算完成了这项作业。
我想起去年,他刚上小班时,颇有兴致地在家里念老师教的儿歌——
小白小白上楼梯,
打开电视机,
拉拉小钱(天)线,
扭扭小瓶盖(频道)
……
听得我困惑不已,“小瓶盖”是什么?偷偷拍了小视频发给他们老师,老师听到也觉得好笑,把正确的儿歌发给了我。
原来是那种老式电视机,我们小时候看的黑白电视机,是没有遥控的,确实得靠天线来接收信号,靠扭频道按钮来换台。我理解了,但是孩子们可能还是无法理解,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见过那种老古董电视机。
不久他们又学数字,也是念着儿歌学的——
1像铅笔能写字,
2像鸭子水中游
……
5像秤钩来买菜。
儿子回家问我:“ 秤钩是什么呀?怎么买菜呀?”超市和菜场里已经都用上了电子秤,只有街上那些挑着菜到处转悠的小贩还用的是那种老秤。我带着他找小贩买了些菜,让他认真看人家称菜,他才算大概明白了秤钩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所幸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城还能随时见到这东西,大城市里估计早就销声匿迹了。
“7像镰刀割青草”,儿子两三岁时在农村老家住过一段时间,曾经跟着他爷爷拿镰刀去田里割过草,这个不用我费劲解释了。
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听歌,每天睡觉前都要听一会儿。听到《小老鼠上灯台》这首歌时,他的疑惑又来了:“妈妈,灯台是什么呀?上面放油干嘛?”
这下可好,我只知道大概是以前没通电时点的煤油灯,是什么样子却没有见过。胡乱解释了一通,他大概也没听明白,第二天他忘记了这事,我算是蒙混过关了。
时代在进步,很多儿歌里唱的东西都被更先进更方便的东西替代了,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我有些矛盾,一方面,我嫌向孩子解释这些太费劲儿,一方面也有些怅惘,假如儿歌也与时俱进,把它们都剔除出去,那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更不会知道这些东西,不了解它们曾经发挥的光和热,也无法体会祖辈们的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