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故事是听朋友讲的,她讲的时候神色有点哀伤,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
我昨天坐了几乎一天车。车到乐昌扫码点餐,68元,三盒,二盒菜,一份饭。一盒菜里有三格,六样菜,有虾、牛肉、白玉菇、胡萝卜、包菜、鸡肉丁等等。
邻座的男子见了我的餐,略带艳羡和我搭话,他到谷城的,因是老乡,亲近感让我和他交流了起来。他在东莞上车,说堵车差点赶不上地铁了。这次回老家是因为父母在家种了点地,让他回去帮着收割,他略带抱怨语气埋怨父母不该再种地了,年纪这么大了,每年折腾他几趟,车费比收成都高。
他说今年挣钱好难,认识的人都没搞到钱。他好似在自言自语,又似跟我说话,一路絮絮叨叨,有些神径质,我不敢太搭话,怕自己的言语刺激了他。
过了一会他和朋友语音聊天:他先问朋友今天挣钱咋样,那边朋友说现在才有30元收入,他说了一通鸡汤式的言语安慰激励朋友。一会提到今年新买的五菱面包车,保险费交了五千多,自己才拿驾照四个月,前不久倒车时不小心撞了旁边的车。他很心痛新车撞了,又自我安慰说那高的保险不用也吃亏了。在他们的言谈中他有后悔、抱怨,说到买了车时还有隐隐的骄傲。又跟朋友说想起去登记货拉拉,一天能赚200就满足了。
听着他们闲聊,再静观他的动作,可感受到他的焦虑、迷茫,还有无助,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忙着一团,没有方向。我想着,生活在底层的这些人们日子真是不好过。他们努力着,虽然成果渺渺,却又不能停下努力的脚步。
这趟出门,我最深的感悟就是,见了很多人,遇见了很多事,心里有很多感触。也真正明白读书行路,有观察,有思考,人才能有进益。
听她娓娓道来,颇有朱自清的文风,看似平淡的文字却道透了民生疾苦。我们都是平凡普通的人,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下边,或者说没有思想就没有痛苦。她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才思敏捷,这是她第一次坦露这样的家国情怀,或者这也是她本能地对生命的一种畏惧,对未来的是一种渴望。
我笑着回复她,你应该还在路上多走几天,那样感悟会更多,说不定可以写出三吏三别这样的史诗。她说:“我本来想记载一卷诘屈聱牙的经文,却只能用平淡的语言述说片面辰光。我能说出来的,应该都不是最深的感悟。”
在我们有限的人生,如果能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一起品尝过一回绝美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也就足够了。认识她愈久,愈觉得她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