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宗璞《野葫芦引》之《北归记》摘抄

宗璞《野葫芦引》之《北归记》摘抄

作者: 微云一抹 | 来源:发表于2021-07-26 07:52 被阅读0次

读后

《野葫芦引》终于听完了,在昨天。

回想近五六天,基本保持紧锣密鼓的节奏,陷入争分夺秒的听书状态里。

某天午后,女友邀约,二人在图书馆的阴凉处,高坐望远,吹风聊天。我从听书的泥潭中暂时抽身。

某天晚上,同学小聚,大家推杯换盏,有聊有唱。感觉自己又被捞出一回。

打开一本书,一本挺好的书,常会不可遏制地尽快读完。恨不得不吃不喝,夜以继日。书看完,再大睡三天。所以说对于人到中年的我,看书几乎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书听完了,很喜欢从《野葫芦引》里知道的腾冲,它是好听的地名。曾经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腾冲付出过巨大牺牲,也是全国沦陷区中第一个光复的县城。

(20210726)


《野葫芦引》之《北归记》摘抄

宗璞

第一章

>> 今天也说有飞机,明天也说有飞机,到现在连一个鸟翅膀也没有看见。

>> “有轨电车!”之荃叫了一声。那车有些像碧色寨的小火车,叮当叮当在大街上开。

第二章

>> 说,“你一定读过《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嵋接口道:“那是一位数学家写的。”

>> 所崇拜的人能对自己有所回报,我也会随他走到天涯海角的。

>> 颖书对之薇说:“合子走到哪里,他自己是有数的。之荃就不行,好像有点愣。”之薇说:“打篮球打的。”

第三章

>> 嵋笑道:“说真的,我很庆幸晏老师能和我这样说话,而不是成本大套。”晏不来笑道:“零碎的思想是说给朋友的,成本大套是说给听众的。”

>> 忽然,箫声变了,音调低沉下来,渐渐掩不住箫声本来的沉郁萧瑟。最后,在一个呜咽似的长音上停止了,两人不觉满眼是泪。

>> 也许不发明那么多交通工具倒好,走不了那么远。”无因说:“有了交通工具,远也可以变近,也可以回来。”

第四章

>> 冰上有几个女同学滑得很好,她们有时手拉着手滑行,十分整齐好看,令人想起四个小天鹅的芭蕾舞。

>> 科学是求真,关于人文的学问是求善,艺术是求美。

>> 他唱的是一首纳兰容若的词:

>>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桨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今得执手成连理,偕老霜鬓。

>> 西方文化之所以先进,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方的,而是因为它是现代的。

第五章

>> 有人提出如果组织错了怎么办,小组讨论后一致的意见是认为组织不会犯错误。

>> 李商隐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第六章

>> 袁令信高而瘦,太太娇小玲珑。不久,就被钱明经形容为一个花篮吊在竹竿上。

>> 依蓝去听宋词课,是晏不来讲欧阳修的《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荫眠一晌,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 车行很快,到西直门附近,忽然转弯,又一个猛刹车,大家都向前栽了一下。可能夏先生鼻子太高,竟蹭破了一点皮,出血了。他用手帕捂住鼻子说:“不要紧,听了音乐会就好了。”

>> 她的歌声让人感觉到金属的明亮,似乎还有花朵的芳香。听众都专注在音乐中。

第七章

>> 历史像一座大山,是我们的依靠。历史又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一页页翻过,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成长。清朝学者龚自珍说,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宗璞《野葫芦引》之《北归记》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ew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