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代表人物,张艺谋一直是位开创者。
是他开启了“国产大片”的时代,如《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钗》都颇具影响力。
但他最好的作品,并非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大片。
而是拍摄于1994年,隶属于“那个大时代”背景下,关于小人物挣扎与生存的——《活着》。
本片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改编。以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坎坷的一生,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找不到中文版的海报,是因为本片至今仍为“禁片”。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的男主人公福贵(葛优饰)是位嗜赌成性的富二代。
平日无所事事,常与一位名叫龙二(倪大红饰)的皮影戏班主赌钱。
十赌九输那是一定的了,账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福贵的签名和手印。
福贵自己都不禁调侃:这签字都练得大有长进。
看着演着的皮影戏,福贵一时兴起,还上台唱了起来。
殊不知,台下的龙二心里正打着他的算盘。
玩尽兴了准备回家,龙二还特殷勤的为福贵“叫车”。
说是“车”,其实就是人肉交通工具——一位胖大婶背着福贵回家。
一到家,仆人就上前为福贵掸土。
而老爹见福贵彻夜未归,开口便骂:再这么折腾家里的家底都要败光了。
福贵当即还嘴:没有老混蛋哪来的小混蛋?
原来当年福贵他爹也是个败家子,这是遗传啊。
回到屋里倒头就睡,不料老婆家珍(巩俐饰)拿起手绢就哭了起来。
原来家珍怀有二胎,她对福贵好赌这事儿一直耿耿于怀。
还没等家珍抱怨完,福贵早已呼呼大睡。
第二天,福贵根本没听进家珍的话,又准时出现在了戏班子中。
正赌得兴起,家珍却找了过来。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良家妇女出现在这种场合是极不合适的。
在店小二春生(郭涛饰)的催促下,福贵三言两语就把家珍打发走。
眼看着又输光了,福贵招呼老板拿来账本。
岂料老板告诉他,欠账已经到头了,不能再玩了。
原来福贵把自家的房子都抵押了出去,现在什么都没了。
他还妄想着继续赌,要翻本。可是连本钱都没有了,还能拿什么赌呢?
福贵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龙二和赌场老板联合算计他呢,可是已经太迟了。
走出赌场,碰到了家珍。家珍因实在受不了他了,带着女儿离开了。
从家缠万贯到人财两失,就只是一个筛盅的距离。
过了几天,龙二带人过来清点总账,要走了房子。
徐老爷也是个明白人,对账目表示没有异议,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看来年轻时也没少经历这些。
签字画押后,徐老爷拿起拐杖对着福贵就是一顿打。
哪料气急攻心,活活气死了。
福贵变卖了最后一点家产,带着老母亲租了一个破房子,生活过得很辛苦。
就这么过了段日子,家珍却带着孩子回来了。
家珍表示虽然现在徐家没钱了,但福贵终于肯好好过日子了,所以她就带着女儿凤霞和儿子有庆回来了。
既然老婆孩子回来了,那就得好好为他们考虑了。
第二天福贵去找龙二借钱想做点小生意,龙二没同意。
但他把戏班子里的皮影戏工具都借给了福贵,也算良心未泯。
于是福贵就组了个班子,搭伙的还有当初的店小二春生。
两人就这么到处唱戏赚钱。日子虽苦,但也能维持。
突然一天,正演着戏,碰到了一群士兵来拆台。
俩人也不知道啥事,就稀里糊涂的被抓走了。
原来正处内战期间,国民党军队正大肆抓捕壮丁。
福贵和春生也意识到,这次可能回不去了。
老兵告诉他们,别想着跑,只要一抓回来就枪毙。
很快到了冬天,要转移战场了。
福贵还留着他的皮影戏箱子,走到哪就带到哪。
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很快就失去了所有阵地。
福贵和春生看到共军来了,害怕的逃跑,但最终还是被追上。
俩人只能高举双手投降,被俘后就为共军唱起了皮影戏。
不久,内战结束,福贵也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福贵娘已经去世了,临死还等着福贵回来。
家珍也靠着每天给人送水,辛苦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
女儿凤霞因之前发高烧,现在变成哑巴了。
两个孩子跟着家珍每天早起送水,都没睡过一个好觉。
第二天,镇长找上门来。
福贵给他递上了共军开的证明信,以证明他已从俘虏兵变成了革命份子。
在那个时代,有个正确的身份,非常重要。
春生没有跟着回来,而是参加了解放军,开汽车去了。
镇长让福贵过两天一起去参加公审大会。
原来龙二被定为了地主。按政策,政府要分了他那房子。
龙二不服,动手打了干部,还放火把房子烧了。
镇长看着福贵说,你们家那木头可真好,烧了几天几夜呢。
福贵一听,赶紧撇清:那不是我们家的木头,是反革命的木头。
大家都活得小心翼翼,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帽子就会扣到你头上。
龙二也就这么被枪毙了。福贵听见枪声,吓得不轻。
回到家赶紧问家珍,咱家定的什么成分?
得知只是普通城镇老百姓后,才松了一口气。
回头找到那张共军开的证明信,找个镜框镶起来挂墙上,这就是关键时刻的救命符。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
国家提出了“大炼钢铁,赶超英美”的口号。
各个乡镇都设置简易锅炉,不分昼夜的土法炼钢,每家每户都得上交铁器。
镇长连锅都收走了。家珍问锅都没了,往后吃什么呀?
镇长说镇上成立了集体大食堂,往后你只要抬抬腿,往食堂里一跨,鱼啊肉啊,撑死你!
有一天,来了个锣鼓队。
原来终于炼钢成功啦,镇长正带着这坨黑乎乎的东西巡游展览。
这可是个大日子,得吃饺子庆功。
咱们这炼的钢铁啊,可大有用处了!
福贵一家总算过了阵比较安生的日子。
一天福贵背着有庆去上学,说了这段经典的话:
但好景不长,有庆出事了。
区长有天开车,倒车时把学校的院墙给撞倒了,直接把在院墙后睡觉的有庆给压死了。
有庆就这么被众人抬走了。家珍被大伙拦着,没有见到有庆最后一眼。
出殡那天,区长也来了。
知道区长是谁吗?
春生一直说着对不起,而福贵和家珍也都把火发在了他的身上。
春生很无奈,说自己欠他们家一条命,随后便被赶走了。
又过了几年,来到了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文化大革命。
六十年代,凤霞(刘天池饰)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
这天镇长上门给凤霞介绍对象。因为凤霞是哑巴,所以镇长给她找了个残疾人——
因工伤瘸腿的万二喜(姜武饰)。
两家谈的都很满意,日子很快就定下来了。
出嫁那天,二喜召集了浩浩荡荡的人马一起接亲去。
镇长前来主持婚礼,大家一起唱歌歌颂毛主席,非常热闹。
凤霞也很开心,还拉上了福贵家珍一起拍了“全家福”。
送走了二喜凤霞,春生也上门道贺。
但家珍还是不想见他,福贵劝她事情总得过去。
春生知道嫂子还放不下,悻悻离开了。
过了段日子,家珍生病,二喜和凤霞回来看她。
同时也带来了凤霞有喜的好消息。大家都很开心,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春生。
二喜告诉福贵,以后得跟春生划清界限了。
因为他被打为了走资派,昨天刚开了他的批判大会。
话说当晚春生就找上门来。
因被批斗,老婆也自杀死了,春生现在生无可恋。
这次上门就是想取得福贵一家的原谅,还给他送上了一张存折。
春生走了,福贵家珍看着春生落寞的背影,高喊:你得好好活着!
是啊,在这个时代,能活着已很不容易。
过了几个月,凤霞到了快生产的日子。
送到医院,却发现医院已经被一群“革命小将”给占领了。
看看这满走廊的大字报,让人瘆得慌。
家珍很担心这些小红卫兵处理不了生孩子的事。
周遭的人告诉她,医院的大夫都被抓走关在牛棚里了。
虽然小红卫兵信誓旦旦的保证没事,但始终让人放心不下。
毕竟凤霞是哑巴,到时出事了喊都喊不出来。
二喜心生一计,他去牛棚带了个人出来。
这人原是医院最好的妇产科大夫,后被批斗关到牛棚去了。
到了医院,小红卫兵就上来阻拦。
二喜愤怒的表示,就是要带他来看看,教育他!批判他!
小红卫兵听这番话,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二喜转过头安慰王大夫,告诉带他过来的实情。
王大夫在牛棚关久了,肚子饿得不行,福贵买了馒头过来。
王大夫就跟个饿鬼似的,一下就吃光七个馒头。
凤霞那边顺利生了个男孩,七斤二两。
一家人正高兴着,谁料意外还是出现了——突发大出血,止都止不住。
原本还威风凛凛的小红卫兵都被吓慌了,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小红卫兵也想到了王大夫。
但是王大夫吃了七个馒头还喝了一瓶水,现在别说救人了,自己都快被撑死了。
是祸还是躲不过,凤霞那边因失血过多,最终还是死了。
福贵家珍也彻底失去了一双儿女。
画面转黑。
又过了好多年,凤霞的儿子也已经长大了,福贵为他取名馒头。
一家人一起去上坟,福贵又想起了往事。
想当初,要是给王大夫少买几个馒头就没事了。
吃了七个馒头又喝水,就算不撑死也受不了啊。
王大夫最后抢救过来了,现在不光馒头,面都不敢吃了。
就是可怜了小馒头,一生下来就没娘了。
回到家,馒头把买的小鸡仔放进了皮影戏的箱子里。
他问福贵:小鸡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也许这些小鸡还象征着一些希望吧。
福贵笑了笑:
鸡长大就变成了鹅,鹅长大就变成了羊,羊长大就变成了牛...
牛以后啊,馒头就长大了。那时候,日子就越来越好啦。
影片结束。
福贵一家的日子就这样继续着。
即使遇到千般磨难,但只要活着,只有活着,还是会有希望的。
其实,张艺谋已经把结局拍得足够温情了。
在余华的原著小说中,福贵一家的结局是非常残忍的:
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因为悲伤过度去世了;
女婿二喜(原著名双喜)在工地上因吊车出了问题,被两排水泥板夹死;
孙子馒头(原著名苦根)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了。
福贵生命里难得的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
最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还在苟延残喘的“活着”。
虽然叫“活着”,但伴随的却是一场场的死亡。
死亡并不是最恐怖的,真正让人感到可悲的是世间、身边美好事物的不断消逝。
而关于本片被禁的原因,你看出来了吗?
影片打分
导演:9
剧情:8
画面:9
演员:10
音效:9
总分:9.0
欢迎点赞、评论、分享,更多精彩陆续有来。
也可以来我的公众号【人生电影公司】找我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