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47933/e88dbce43aeb2864.jpg)
吉拉听见晋江第2期
落下帷幕。
时间,12月18日14:15-15:15
地点,晋江万达书香花园
参加人:
何白,蓓蕾,华荣,婷婷
开始前的插曲
幸运的是,吉拉听见第一期如约而至,
不幸的是,原定的周三晚上出不了门;
幸运的是,活动时间被调为周三下午,也有数人报名了;
不幸的是,大家看错时间,活动开始前纷纷取消行程,
幸运的是,人少有人少的玩法,第二期圆满结束,大家的收获满满。
套用毛主席的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我想说,一个人举行一次活动并不难,难的是长期举行活动。
那么如何长期走下去?除了有一腔热血,还得有专业方法,还得有参与的人。
活动照片
由于聊得热火朝天,本宝宝忘记拍照了~
启发:今后开始前和结束时可以邀请参与者拍照,纪念还是要有的,万一成铁粉呢?
活动流程:
1.接触“需要”
2.呼吸冥想
3.倾听:静默倾听和复述倾听,同理倾听
4.四个选择:指责他人,指责自己,同理自己,同理他人
5.轻疗愈:释放情绪
6.三个请求:提出请求,角色扮演
接触需要
请大家分别挑选自己未得到和得到满足的需要词汇,并讲述相关的事。
我惊讶地发现,大家在讲述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时,有惊人的一致性:明明知道却做不到
我明明知道我应该这样跟家人沟通,但是我没有做到;(一致性)
我明明知道我应该减肥锻炼,但是我还是躺沙发睡懒觉;(自律)
我明明知道我的真实想法,但是我没有勇气表达出来。(自我表达)
启发:现在是一个压力山大又寻求速食的时代,我们脑袋接受大量的知识课程,但身体却无法知行合一。
如何从头脑的知道走向身体的做到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内在的勇气呢?
冥想引导
幸运的是我准备了8分钟的“同理心冥想”,不幸的是并没有用上。
每次活动前的冥想十分必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进行阻隔,二是安顿心神。非暴力沟通的意识是基于需要,引导注意力放在自己或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上,跟正念和冥想是最佳拍档。
冥想也需要刻意练习哒。这是一个方向,时刻安住当下。
倾听
此次案主分享一个令她纠结伤心的事情。由于自己跟领导跟老板的沟通不顺畅,心生烦恼,不知是走是留。留了,不开心;走了,没勇气。
静默和复述倾听时,大家做得很到位,基本复述了要点。
对本宝宝的启发:
1.先关心自己:任何的倾听之前都需要先调整注意力,问自己是否有心情去关心他人。当时我感觉有些冷,并没有很放松。下次记得穿暖和些~
2.二八法则:对方说了大量内容,从当下讲到原生家庭再聊到对未来的担忧,你可能记不住。
没关系,去跟随对方,去复述我们有感受的一个点就可以。
不建议面面俱到细节,因为会耗费大量注意力。从一个点入手,通过现象看本质。
故事不重要,细节不重要,在故事和细节底下流动的情感和需要最重要。
小切口,大世界
同理倾听时,大家都挑选看似合理的词汇,最后案主自己补充了词汇,特别是案主主要感受是,生气,伤心,委屈,主要需要是同理心,沟通,理解。
启发:
1.倾听者是陪伴者,是一面温暖的镜子,一条有回响的管道,不要带着自己有色眼镜或任何的预设,去接纳,去放空,去拥抱不确定性。
2.当一个人执着于表面的策略时,其实内心是痛苦的。他真正想得到的或许不是有形的物质条件,而是无形的安全感,关爱和理解。
换句话说,正因为他没有获得无形的理解,才会执着于有形的物质。对管理者的启发是,当你没有能力补阳时(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可千万别忘了滋阴哦(心灵关怀,相互依存)!
需要的冥想
通过默念和冥想的方式,让案主深入接触需要。
之后我觉察到案主对领导还是有指责情绪在的。
豺狗秀:指责对方,指责自己
邀请一位小伙伴扮演领导,说出不中听的那句话。案主尽情去指责,让情绪流动起来。
轻疗愈
我尝试引导案主走了一遍轻疗愈,分值从7分降到6分。
启发:由于时间问题我没有再来一轮。在这里安利大家实践轻疗愈,真的特别简单和神奇,能在一分钟中降压。
三个请求:
邀请一位小伙伴去扮演对方的领导,去感受案主提出请求时的状态。
第一次请求:直接提出
第二次请求:连接需要之后再提出请求
第三次请求:案主泪流满面,并且选择放弃
角色扮演的小伙伴反馈:如果他是领导,他会拒绝第一次请求,他会考虑通过第二次请求。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次请求他听到“要求”,而第二次请求他听到了“换位思考和理解”。
至于案主放弃第三次请求的练习,我感受到案主的无力,伤心以及委屈,我猜测案主特别渴望理解,沟通以及看见。案主似乎内心有了自己的答案,只是没有勇气去实践。
最终,值得庆祝的是,案主能从指责他人和自己,走到同理自己和同理他人。
看见和启发
在本次活动,有哪些点对你有启发,并且你愿意将它带到生活工作中呢?
蓓蕾:倾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疗愈工具。我们在倾听,全神贯注的倾听,代表着我们在接纳,看见对方,或让对方觉得被看见。
婷婷:有时候考虑太多都是自己。换位思考,站在别人角度去理解对方时,也是对自己的放松。对别人存在不好的看法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折磨。
华荣:以终为始。以往沟通中,我们会特别在乎自己的情绪,带着情绪去沟通,往往适得其反。而当我们充分链接到内在需要之后,感受也发生变化。再带着这种喜悦的能量状态跟对方沟通,就会有神奇的效果。
另一点是,每一个挫折都是为祝福你而来。人生是一段长跑,跨越过挫折,你就会成长。
第三点,中国人安慰人会说:“你不要哭了,不要伤心。”而老外会说:“一切都会过去的!”
这些经历都会过去,所以勇敢面对,然后成长吧。(大意)
何白:倾听特别需要耐心。自己的自我疗愈能力比较强,所以可能同理心会相对不足。
另一点是,把人生拉长来看。当你清晰自己的目标时,它就像一茫茫大海的灯塔一般,指引着你方向。你就会有更多的能力和方法走过这些困难。(大意)
本宝宝:特别喜欢群体学习,因为从每个人身上都可以学到不同的点。
期待有你参与~
![](https://img.haomeiwen.com/i5647933/219c7eb6fc694f2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647933/e0381f0d162789e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