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悦史君的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不要说我们凡夫俗子,就是天上的神仙,也需要吃上等的美味佳肴度日,人间自然就更不必说了。
虽然儒学大师孟子2000多年前就提出“君子远庖厨”,但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为了口腹之欢,亲下厨房甚至研发新菜品,都不再话下。
北宋文学家苏轼多才多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诗词,至今仍然是大家记诵的典范。
苏轼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美食家,而这个爱好也让他略显悲苦的人生中,多了不少乐趣。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遭遇“乌台诗案”打击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内心非常苦闷。
期间,他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
更让人称奇的是,苏轼还写下了一阙《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词中写明了猪肉的做法,吃肉的畅快,一个十足的吃货浮现在眼前。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率众疏浚西湖,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作为标志,还把挖出的淤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后人称为“苏堤”。
由于疏浚西湖大大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过年时就有人抬猪担酒苏轼拜年,苏轼命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
这样的猪肉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没错,这就是著名的东坡肉了!
南宋文学家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还记载,苏轼曾与客人谈论吃饭的顺序,拿出一张纸来给人家演示:“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如果说苏轼对美食的追求,还停留在烹饪和发明的层次,清朝诗人袁枚则将“吃”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写下了一本《随园食单》流传后世。
袁枚学问很深,他从《中庸》《典论》等古籍中获得前人对美食的追求和肯定,然后引申出“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
《随园食单》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等十四个方面,详细记述了中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流行的 326种南北菜肴饭点,还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 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我是悦史君,2020我们一起努力!
悦史君新书《大汉史家:班氏家族传》正在全网热销中,欢迎阅读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