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主体假象的温床
手势
手势教学曾经风靡课堂,剪刀石头布,不同的手势表达着不同的意思。这种整齐划一,一目了然,在我们的大班口教学,大一统教学模式下,确实能让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想法,更利于进行后期的教学。
教师在会议上为什么都不用呢?一句反问,让我也陷入了思考。是呀,我们为什么不用呢?很多问题我们还态度不明晰,考虑不成熟……手势教学是把学生当成了教学过程中只能向老师打手势的操作对象,割裂了教室里的相互对话与日常对话。
束缚思考的东西
手势操作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时被强制的将自己的内心产生的情感和思想分成赞成、反对、提问三个部分。所以,开始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余的意见,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够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的程度。
教师似乎都有一个牢固的信念,认为思考或意见都应该清楚明晰的表达出来。正因为如此,就要求学生一开始就明确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清楚的说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这部分教师是不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的,是不可能理解那些抑郁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
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也在表现自己并构建和他人的联系。在这类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确定的思考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不确定的语言,探索的进行者的行为。不确定的言语能深入其他学生的心中,能有实实在在的说服力。
其实,我的课堂一直喜欢孩子们大声回答问题。对于那些起来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的孩子,我们不喜欢的。有时会鼓励他们大声发言,有时候直接就是坐下听别人的见解吧。看来,忽略了孩子们的思考过程,孩子们那些犹豫的理由,总是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们身上。
主体性的假象
从小学到初高中孩子们的发言状态是怎么样的?小学积极,声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静悄悄。这大概是我们的常态吧!欧美的国家则是学生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言开始起步,进入初中、高中后,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试想,哪一种状况才是正常的呢?
上课前问好有没有必要,起立发言还存不存在?这都是虚假性主体现象的一种表现。其实我们是想要仪式感,引起孩子们的重视,教师心里深处是想要控制课堂的,这种想法有他存在的必然。教师应当追求的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读完这段,忽然觉得自己的做法都不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总想要控制课堂秩序,总想要每个孩子的思绪跟着自己走,还不允许跟不上,想想是挺过分的啊!但突然发现不会上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