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小议

作者: 靳歌小丸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17 20:34 被阅读33次

中国的戏曲品种很多,像京剧、豫剧、秦腔这般,许多剧种的历史都十分悠久,但越剧却给人“奇迹”般的感觉,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多少历史,但却是众人公认的中国第二大剧种。当年浙江嵊县农村的“小歌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变成全国流行的大剧种,这中间,定有不寻常的缘由。我认为越剧自身的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剧种学习借鉴,基于此,简单小议:

一是重视改革。据我了解,越剧的“求新”,是其他剧种不能比及的。“小歌班”时代,一台大戏,仅有六个人撑场,演员们只能互相应工、反串,他们很快发现“疲于奔命”的问题,求教于当地兄弟剧种,如绍兴大班,增加演员、扩充乐队编制,逐渐发展为“绍兴文戏”,又意识到嵊县方言不易懂,不好打开戏路,便改用上海流行的“吴越方言”,逐渐形成了婉约含蓄的风格。随着进一步发展,艺人们发现由女子扮演的各路角色更为清秀雅致,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女子戏班,由此出现了由筱丹桂、竺水招、吕瑞英、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十姐妹”,越剧由此发迹,不仅风靡全国,还走向了世界。

二是重视传承。越剧在培养演员人才方面堪称一流。一个优秀的越剧演员,需要很小就开始培养。福建芳华越剧团演员吴素英、吴凤花,原越剧演员何赛飞、原上海越剧院院长赵志刚、演员陈艺,都是在做小学生时,就被选拔出来,进入上海越剧院学馆学习的。正因为有大量科班出身的艺术家,正因为他们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专业学习,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素养,又吃苦勤奋,越剧的舞台才能时刻光鲜,经久不衰。从娃娃抓起,口号虽老,但这对戏曲传承而言着实是最好的方式。

三是注重美学。也许人们会说,越剧擅演才子佳人,故而演得美,并不稀奇。但即便不是此类题材,越剧也能诠释得颇具美感,这就不易了。如越剧《十五贯》中的娄阿鼠,作为一个无恶不作,杀人越货的亡命之徒,一个十足的丑角,也穿三层衣饰,两层绉纱做外衣,一层绸做衬,丝毫不反光,衣服式样虽没旦角繁复,却干净整洁,采用中间色做配色,同色系搭配,雅致犹如水墨画,看到这样的“老鼠”,真是“恨”不起来啊!(关于戏曲服装配色的问题,昨日有幸在中央三套重播的第二集戏曲大会上,听到评委如是解读:戏曲服装用色分为上五色,下五色,黄红绿白黑为上,紫兰粉青香为下,与五行相对。)越剧服装配色上的“中间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树一帜,让人印象深刻。此外,越剧的灯光、伴奏、化妆都极为讲究,越剧艺术家讲究形意合一,创造出了独具越剧审美意蕴的表演形式。我个人认为,戏曲重在程式。当一个戏曲剧种形成完备的表演模式,那么它必定值得被发扬、继承。

相关文章

  • 越剧小议

    中国的戏曲品种很多,像京剧、豫剧、秦腔这般,许多剧种的历史都十分悠久,但越剧却给人“奇迹”般的感觉,因为它基本上没...

  • 越剧小议2.

    对越剧的喜欢也许是一种执念。我生在鲁西南,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爱听豫剧,小时候听惯了烈火烹油、大红大紫的豫剧,以...

  • 价值妙在剧情中——小议越剧《孟丽君》

    越剧《孟丽君》是 我从小就喜欢的,这是改编自清中叶女诗人陈端生的作品《再生缘》。 首先是云南总督孟士元对敌被擒,还...

  • 2019-04-25

    【小议武运兴衰】

  • 2019-04-25

    【小议武运兴衰】

  • 【原创】小议成败

    小议成败 文/孤岛 自古胜者王侯败...

  • 古诗阅读笔记(第二辑)

    [一诗一小议]之五十一 雁 唐代:陆龟蒙 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 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 [小议] ...

  • 越剧

    文/摄影 早晚 中国的文化越来越消失殆尽 不知道多少学校的中文系 还有戏剧这样的文化 老师坐下的来时候说了一句话 ...

  • 越剧

    从三尺水袖甩出的越剧 字字软香,句句圆润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家国天下,打鱼采茶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却有晴。

  • 越剧

    喜欢听越剧,一直来都喜欢。软软绵绵的,细语婉转。因为听着越剧,时间就会回到某个傍晚。和母亲一起磕着瓜子,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剧小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in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