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夜访芦荡巷

作者: 欣韵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09:42 被阅读16次

这几天天气炎热,我和姐姐约好今晚去西门环城公园散步乘凉。

当我们走到紧挨西门南边的一个城门对面时,我牵着姐姐的手,一起过马路来到护城河的一座桥上。

凭栏望去,只见夜色下的护城河水,在镭射彩灯的照射下水光潋滟,有一种静谧之美。

我们姐俩从桥上走过,从南边进入环城公园,漫步园区,只听乐曲声声入耳,又见舞姿翩翩入眼,火树银花,曲径通幽。

小孩嬉戏,老人闲坐。仲夏之夜,纳凉的人群络绎不绝。

我们从公园小径一路向南,又见一城门洞口,抬头向上望去,夜色中也没看清城门名称。

姐姐建议去探访芦荡巷。她说曾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在西安市碑林区芦荡巷内,有一所明清民居——姚家大院。

虽经文革浩劫,又经80年代西安的城区改造拆迁,但至今仍保留完好并有后人继承。

我一听也饶有兴致,姐俩一拍即合,遂欣然前往。

我们入得城门,一路向东,穿过太阳庙门、南边是朱雀门,继续前行,是五岳庙门,我们沿着五岳庙门街道走了大约6、7百米向北拐,遂到了芦荡巷2号。

此时,夜幕已降临,幽静的小巷,空无一人,姐姐提醒说,会不会有狗,我一听,的确有些害怕,忙说:姐,咱们走吧。

姐姐攥起我的手,指着院墙内高高的屋脊说:不怕,你看到院子里的房子了吗?

我定了定神说:看见了。有姐姐给我壮胆,我这才敢仔细打量了夜色朦胧中的这所明清民居。

我们看到的是院落的北门,只见黑漆色的大门紧闭,门前一对小狮子,门框的左侧安有电子门铃。

从院墙上向西南望去,可以看见院内高大的屋脊耸立院内,夜幕中黑魆魆的。

大门左侧的东墙上并列着两块黑色的石刻铭牌,其中一块铭牌上镌刻的是: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文化接待处,

另一块镌刻的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文化研究会。

大门的西侧,是一条小巷,晚上我不敢进去,怕巷内有狗。平生第一次夜晚和姐姐来陌生之处探访游玩,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

如我一人,是万万不敢夜晚来此地一游的。于是我催促姐姐赶快离开这里。

今晚的探幽访古之行,心情格外轻松愉快。遥想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人类的历史上曾涂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我们个人犹如历史长河中一朵奔腾的小小浪花。

从历史的横断面上来看,我们个人又犹如浩瀚的海水中的沧海一粟。

人类就是这样世代繁衍,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悠久的文化和灿烂的文明,也是我们生而为人之意义所在。

在西安闹市区尚有如此幽静之处,实属罕见。

我虽从小生长在西安,可是多年来一直在为生活打拼,生活的压力,使我失去了闲情逸致,风花雪月。

即使面对市区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没有过细细的欣赏和品味。如今已过天命之年,该放松时且放松,凡事有理有节,张弛有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关文章

  • 姐妹夜访芦荡巷

    这几天天气炎热,我和姐姐约好今晚去西门环城公园散步乘凉。 当我们走到紧挨西门南边的一个城门对面时,我牵着姐姐的手,...

  • 群雀

    忧如群雀, 风起而散, 终聚芦荡。 芦荡芦荡, 心犹此方。

  • 宽窄巷子记

    文/飞熊 书中语美景甚悠,夜访名巷使人惆。 不见古风清淡淡,凉风绕过催人走。 ——《2013-7-...

  • 芦荡

    江滩行破泥径,青空望却云开,参差芦荡一角,江湖万里风来。

  • 西安芦荡巷:因进士得名,因商人出名

    芦荡巷,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好奇,这里没有水没芦苇的,咋叫这名字。对一个热爱历史的人来说,一定要探究下这其中...

  • 《局部撕裂》64章 夜访乌泥巷

    乌泥巷206号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小围墙围着,院子里面三层小楼房,原来是个废弃的厂房,是阮格尔为了开源节流,给外派...

  • 缘分如此,此次走进大院却是因为艺术

    五年前,第一次走进古城的芦荡巷,走进了一处神秘的院落,名曰“姚家大院”。 随后,造访几次,皆是和武艺还有武林相关。...

  • 《芦荡情怀》

    《芦荡情怀》 晨练,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退休后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了上班时的紧张与忙碌,也少了许许多多烦恼...

  • 芦荡烟雨

    芦荡烟雨 文/浮生若茶 湖沼芦苇荡,连绵野云茫。秋风白头染,折花送残阳。 ...

  • 芦荡伊人

    我知道 你就在里面 那片白花花的荻花深处 你不出声 秋风也大 但你的心跳出卖了你 砰砰砰砰 我知道 你就在里面 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姐妹夜访芦荡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jp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