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写完了,一共有九个小故事。
我每天都会花个十几、二十分钟听外语、读外语,一般听日语、读英语,这几个小故事就是在我下载的一个英语学习app上看到的,被放在了恐怖故事(Creepy Stories)这个专辑下面。
这个专辑里一共有九个故事,故事都不长,读起来不会花超过五分钟的时间,全部都被我改编了一下,有些是改了结局,有些是完善了故事背景,有些设定了人物性格,反正每个故事都改得和原来有点不一样。
我在改编之前会把这些故事先翻译成中文,写在草稿纸上,然后边写边整理思路,当把故事翻译完,基本已经有了改编的思路了,写起来通常就很快,因为有些地方只要把文中的话照搬过来就行了。
这个英语学习软件是有朗读功能的,一般来说我会自己先读一遍,主要是弄懂讲的故事,认知点新词汇,然后再放一遍朗读版,体验真的大不同。我自己读来,第三个《恼人的邻居》和第五个《我上楼来了》,这两个故事让我有点害怕的感觉,倒不是故事本身吓人,就像底下的留言里说的,细思极恐,想多了觉得害怕。当然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例如《单身汉》,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但如果听朗读版的话,你会觉得《我上楼来了》和《魔镜》是最恐怖的两个故事,有人留言说他弟弟听了吓哭了,哈哈,弟弟根本不是被故事吓哭的,是被读的人的语气、语调带入了恐怖的场景之中,就算是听不懂也本能的觉得害怕。所以说恐怖故事,故事本身虽然重要,但说故事的人更重要,如果两者兼顾,那恐怖效果翻倍。
这让我想到以前高中参加影评社,记忆中好像光看了电影,没写过任何一篇影评。那时候老师放了一部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人》,其中有一幕是一个金发妙龄女郎正在洗澡,沐浴的畅快感觉没有让她发现危险的靠近,突然,一个黑影出现在幕帘后,画面里随之被一把一直挥舞的尖刀占满,让大家都明白发生了谋杀案。和我一起参加这个影评社的同桌就在第二天的午休时间,把整个电影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了周围的同学,我至今还记得我的另一个同学,边听边拉着我的胳膊,害怕地挤在我身边的样子。
当时我问她:“有这么吓人吗?”
她说:“是xxx的样子吓人。”
我抬头一看我的同桌,我正坐在我对面,眉飞色舞地说着故事,脸上的表情随着情节而变幻,说到紧张处,她的眼睛里射出的光芒就好像自带音效,“咚-咚-咚”、“咚咚咚咚”,耳边传来了恐怖片里都配备的让人毛骨悚然的背景音,哇~有点吓人,特别是“尖刀”出现的场合,只要一看她的表情,就好似身临其境一般。
这么说来,多渠道地展示故事能帮助掩盖故事本身的一些不足之处,甚至会让人完全忽略故事,所以能写出受欢迎的好故事的人是特别不容易的,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和被其它事物点缀的,谢谢那些给我们写好故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