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我整理了一下留言内容,如何改变自己是提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但一直拖延着不开始,要么就坚持了几天草草结束。
有的说自己看到一些文章或者书后感觉能量满满,也会产生很多想法和雄心壮志,但是没过几天又回到了老样子。
有的说自己很想学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但是整个人的状态都是浮躁的,做着一件事脑子里想着另外一件事,一直静不下心来,于是越来越焦虑。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都想改变自己,但很难真正踏出第一步。
想踏出真正改变的这一步,为什么这么难?
首先,我们要明白怎么样才叫做“真正的改变”。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一件事,是因为我们不明白怎样才算“做到”,所以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在我看来,“真正的改变”起码要在两个维度上可以衡量。一是“有效性”,即你能够切实感觉到自己有所改变,得到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认可,比如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或者找到了自己愿意投入去做的事。另一个是“可持续性”,即能够养成坚持的习惯,而不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
这两个维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效性”使我们提升了自我效能感,产生了持续下去的动力;“可持续性”让我们的进步一点一点累积起来,在长期的努力下获得更多的成果。
我们难以迈出真正改变的一步,有很多消极情绪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却一直拖延的时候,时间拖得越久,产生的心理负担越重。一件事情对我们来讲越是重要,我们越觉得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一定要把它做好,于是倾向于高估它的难度。
拿“改变自己”来说,我们总觉得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完美的方法,或者最容易取得成功的方式,再一鼓作气把它做好——为了成功,我们必须做得彻底,而需要做的事情看上去太多了。我们拖得越久,就会越害怕失败。
其次,当我们越是想要改变自己,但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行动时,对自己会越发挑剔谴责。明明想用晚上的空闲时间读一会儿书,但是一不留神又追了两集电视剧;明明想要学习如何跟别人更好地沟通,但一到有事情时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想”和“做”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在意识中不断进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浮躁、没有耐心、没有自制力;同时又陷在强大的行为惯性中无法自拔,每一天都在循环同样的事情,导致焦虑逐渐累积,更难以专注去做一件事情。
要迈出真正改变的一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两种消极的情绪因素。
我前面一直想学做思维导图。上网查了两次大概了解了一下,发现有很多介绍如何做思维导图的书,感觉好像有点复杂。但是我潜意识里也觉得既然做就要做好,所以拖了很久都没有去学。直到有一天我觉得拖不下去了,必须要把看过的书用思维导图整理一下,我就把手头的事都放下,直接下了软件开始动手做。
从决定开始做,到最终完成一本书的思维导图,我只用了三个小时。为了这三个小时,我拖了差不多一个月。
以前我一直坚守一个原则,就是对于我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不要轻易发表看法,因为我不知道真的做到有多不容易,比如减肥,比如戒酒,比如走出失恋。从学做思维导图以及类似的其他几件事情中,我了解到这个原则的反面也是成立的:一件事情你如果没有亲自尝试过,你也不会知道它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比如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塑造一个好的习惯。
采铜的《精进》里提到,一个人看待未来可以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视角。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我们心中可能都有一个想要达成的目标,比如成为一名律师。它表达了我们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期许,但往往缺乏具体的细节,以至于我们对它该如何实现是模糊的。
而在近期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得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比如在自己的法律专业课上取得好成绩。但是对于“成为一名律师”这个目标来讲,学校里划好重点的考试成绩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这种思路的副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而回避更有意义同时也更具有挑战性的事。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不一致甚至冲突而导致的。
比如,产生拖延症的一个原因是,“远期未来”中有一个抽象且意义重大的目标,而“近期未来”则遇上了想象中的阻碍(要做的事情太多太难了)、实际的阻碍(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我们转向便利的替代性活动(看电影和打游戏等),借此获得暂时性的能量、转移注意力、逃避阻碍。
也就是说,我们往往为了迁就近期未来而忽视了远期未来;往往为了逃避困难回避挑战而去选择容易做的事,从而导致远期未来更加遥远难以实现。
明白了这一点,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很简单了。在生活中,我们一面觉得应该做,一面又忍不住想要拖延的,往往是在长期视角下对我们有好处的,也就是传说中“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所以从这一次开始,当你同时面临着两个选择的时候,挑自己更想要拖延的那一件优先去做。
看文献还是看美剧?看文献。逛街还是去健身?健身。追剧还是整理房间?整理房间。自己先找资料还是直接问别人?自己先找。
一开始你会觉得很不适应,需要下很大决心,但是这是减少浮躁情绪、避免焦虑累积、获得积极反馈最快速的一种方法。就像毛姆写的,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自己在内,都觉得自己没做成什么事情,是因为没有毅力、无法坚持,也就是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拥有强大的自制力,能够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后来我发现不是如此。
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驱动力:你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你有多想要,为了实现它你愿意付出多少。
挂在嘴上的梦想,绝对不是真正的梦想。你有多想要一样东西,你就会为它付出多少精力。
但这并不是说自制力是无足轻重的。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驱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对某个目标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自律产生的正向反馈。
尤其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在慢慢接近目标;需要看到自己从以往的行为惯性中挣脱出来,逐渐养成新的习惯;需要得到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可,以及外界对自己的认可。这也是看了各种书籍文章得到能量却不能持久的原因——对于促进改变来件,鸡汤和鸡血是锦上添花,获得持续、稳定的自我效能感才是雪中送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