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赠书些许时,未尝读。今日,拿起书,读了一卷,有许感悟。
书名是《传习录》,明朝王阳明著。世人皆知他的形而上学。也就是心学,以心来体悟事物达致明理。
我自身而言没有什么特别坚持的理论,如果非要说有的话我也坚持于自我心的成长,去完化自身人格。我觉得这可以叫做心的修行。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间都是在不断的去经历的各种事物,去明白更多的道理,不论这种道理是通说还是小众,这都是自我的与众不同。
世界有框架,周围有规则,不去说规则的好与坏,至少一个有利于大多数人的规则是让人有安全感的。
我读了一卷《传习录》,不多,30页,这30页里面也蕴含了许多道理,我同意的为知行的理解,知行一体。单是知夸夸奇谈,只有行莽夫而已。知其行,行其知,遵守道理的行为,明白行为的道理。
其中还有笔削然以善导之,没有淫糜之音,皆是雅音,皆为善。不合时代而删减,这没有什么道理。可能古人也不会想到现在会是一个全民思想解放的时代,有辨别,有容纳的能力。也许这是时代的格局限制了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从而达到知行合一,达到至善之境。如果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是乌托邦,就是大同,就是桃花源了。然我不认为会有没有私欲的一天。因不论权,钱还是色等等都是欲望,而人的欲望却无休止。引导欲望的方向,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好。
每个时代都是以文化御人心,以群御一。统一的文化教育不过是树立了心,树立了正确的欲望。以群体束缚了那些思想不同的个体。
这也是知与行,知其行然后行其知。知行分开说也无所谓,从整体来看仍是统一。
知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我们不断成长就不断的认知,差距,差别,天生的,后天的,都会出现不平衡的心态,只不过一直在克制。而按社会的规则去行事。
在这个社会中又怎么样去知与行呢?一种不外乎自身的满足,一种为不断的追求。而我更喜欢满足于现在,追求于未来,不断的去尝试,不论好坏,当然损坏身体根本的事还是不要去做,那应该叫做知不明而行不端。
去领略不同风景,以一颗随海波波动的心,又加上万物不加身,一切如浮云的潇洒。随心与修心如此而已。
知行,知应知,行应行,应照本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