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对知行合一,
又有了新的体验,
知行合一是不存在的,
我们可以无限接近知行合一,
但是我们永远做不到知行合一,
只是我们能够接近已经很了不起了。
说一下昨晚的经历,
我明知道想健康就得好好睡觉,
但是我没有睡着。
整个晚上我就特别难受,
这让我联想到认知失调,
就是我们的行为不符合我们思想的时候,
我们就会在内心去给自己找个理由来进行解释,
让我们内外重新达到一个平衡。
就好像,
我会把睡不着的原因归类为咖啡的原因,
或者是因为身边的人打呼,
这样就为自己的认知找到了借口,
不是因为我知道我做不到,
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认知失调会给我们带来我不够好的体验,
这个时候,
我们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找外在的借口或者对外归因,
另外一种,
就是真的去做到让自己足够好,
但是可惜的是,
只要存在比较,
我们不够好的体验,
会常常出现,
即使在外人眼里我们已经足够好了。
这个是一个死循环,
是一个老鼠陷阱。
唯一能够解脱的的办法,
就是放弃对“好”的追求。
比如,
我们都知道坚持是良好的品质,
我们做一件事情要坚持,
比如说跑步,
刚开始定目标,
每天5公里,
当有一天我们没有做到的时候,
就是自然而然地自责,
因为停下来就是我们不够坚持嘛,
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然后就会想着补偿,
或者是找一些借口,
比如天气、外来因素(昨晚喝酒了)、身体问题(膝盖受伤了),
这样就会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
但是我们并还没有,
脱离出这个认知失调的陷阱,
想脱离出这个陷阱,
首先要停下来,
看看这个“好”指的是什么?
跑步的短期目标是跑完,
如果加个时间,
那就是每天跑完,
完成上面的目标叫好。
但是按照长期目标来看,
跑步的目标不应该是健康吗?
如果长期跑步导致膝盖手上不能坚持,
那么跑步还是一件“好”事吗?
嗯,今天对此略有感悟,
就不长篇大论,
做个小总结就是,
知行合一是不可能做到的,接近一点就了不起了。
认知失调就是知行不合一的表现,行为达不到思想的标准。
在认知失调的情况下,就会带来我不够好的体验。
当我们有了不够好的体验,就会对行为和思想进行调整。
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不够好的原因推卸给外界或者他人,
这样自己才会好受一点。
当我们归因于外界和他人时,就远离知行合一了。
想脱离认知失调的办法就是:放弃对“好”的追求。
想想你未来的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想想当初为什么而去做?
你会发现,
当下你的要求其实是错误的,
如果出发的时候方向都错了,
最知行合一的做法是先停下来,
或是调转方向,
甚至是回头。
我经常说做到才叫知道,
我认为的知行合一应该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
网友评论